(一)整體執行流程
1.由各村村長或村民提出可水岸再生的地點,偕同本公所建設科同仁進行現勘、規劃及設計。
2.由公所及村長與土地主管單位協商,並籌措相關施工經費及發包工程。
3.視改造工程之類別,安排不同的施工流程。以河堤旁綠美化及河道整理工程作業為例,河堤旁綠美化:(1)將植栽綠美化區域進行垃圾清除及整地等作業(2)以培養土及原土進行混合(3)植栽種植(4)澆灌(5)完成施工;河道整理工程:(1)使用大型機具清除河道中央三分之一處之疏濬區之淤積(2)大石塊則堆置於堤防護岸。
4.施作完成進行驗收作業。
(二)後續管理方法
1.河堤綠化完工後,由廠商協助1年之保固,含植栽保活及維護,保固期滿則由鄰近村里、社區及協會等單位進行認養,執行植栽之日常維護,如澆灌、修剪、除草及施肥等。
2.水生植物之管理維護由社區居民認養管理,社區志工隊定期參與共同管理,以達永續管理之效。
3.每兩年進行疏濬及河道整治作業,以穩定流路加速洪流宣洩並增加河道通洪斷面。
4.進行河川復育,營造適合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包含魚苗放養、營造多孔隙環境,使河川生物可以達到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