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照門里自民國80年起農村再造時就相當注重各種建設對當地環境的影響,將許多低碳的元素納入社區營造中,自民國90年起開發九福路時,里內居民討論決定將鄰近的5-6座土地公廟集中祭祀,除減少祭祀中的紙錢燃燒外,也省下居民往返不同廟宇間通車所耗費的時間、金錢與二氧化碳排放。
至今民國109年里內並持續宣導鼓勵鄉親以鮮花素果和雙手合十取代金香,與伯公們一同為環境努力,將達到良好節能減碳效益。
社區主要道路兩旁,遍植金銀花、梔子花等,不但是社區的可食地景,也可以將濃郁的花香用來供佛,以減少碳排放,除提供給蝴蝶當蜜源及食草,剩餘之金銀花經日曬烘培後可做成茶包。
2.執行前後效益:
為推動節能減碳,照門里自民國90年起開發九福路時,里內居民討論決定將鄰近的5-6座土地公廟集中祭祀,減少祭祀中的紙錢燃燒外並省下居民往返不同廟宇間通車所耗費的時間、金錢與二氧化碳排放,自107年起更提倡鄉親以鮮花素果和雙手合十取代金香,以白米取代紙錢,以功代金,於祭拜結束後可帶回分享或捐給社福團體,既減少紙錢焚燒量,更可發揮愛心、建立功德。照門里自106年焚燒約450公斤、107年焚燒約280公斤、108年焚燒約120公斤,推動至今每年逐年減少香與紙錢焚燒量,顯示環保觀念已逐漸根深柢固的傳統祭祀文化,根據環保署空保處研究資料顯示,每燒1公斤的紙錢就會產生1.5公斤的二氧化碳,以107年及108年為例:
107年焚燒280公斤*1.5公斤=產生420公斤的二氧化碳
108年焚燒120公斤*1.5公斤=產生180公斤的二氧化碳
照門里就減少了240公斤的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