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大坪社區於101年8月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教育場所認證,積極配合政府政策推動節能減碳、塑造生態水池、保護原始山林及落實生態保育等工作,至今109年4月止持續辦理低碳永續環境教育推廣,除傳承環境永續發展觀念,讓學員認識土地真正的價值,更為下一代的未來保本。本社區通過專業人員的引導解說,體驗自然環境的美好,珍惜環境資源的可貴,探索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學習環境知識,成為有意義的休閒活動體驗。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108年九芎湖環境教育規劃了多達6堂的環境教育主題課程,共辦理77梯次環境教育推廣活動,達成5691人戶外學習體驗,本課程說明如下:
(1)客家本色我最愛:湖窩是客家人居住的環境,因交通不便,延長食物的保存常用醃漬,待客之道常以擂茶麻糬代之,擂茶與麻糬皆以人力擂或搗,不須太多熱能,也算是低碳飲食。
(2)水土保持:實地觀察的訓練,培養學生環境概念知識,認識農圖與野溪整治,進而瞭解何謂 集水區等水土保持方法與知識,遍佈的農圖、埤圖,除蓄水、灌溉、養殖、防火。
(3)守護大地守護愛:北美沼澤區植物落羽松,一年四季交替,呈現不同的變化,春天抽芽、夏天翠綠、秋 轉紅黃、冬葉落去,以落羽松變色機制,引導學員思考有沒有其他樹種同樣會變色? 杒英、樟樹、槭樹及烏桕是否相同?它雖然是外來種,有沒有入侵現象? 觀察它的呼吸根和氣根、儲藏根、支柱根、板根、攀沿根、寄生根有何不同。
(4)拜訪世外桃源:埤圖窩生態教室原來是80年代種花的蘭房,自從國蘭沒落後,便成閒置空間,101年通過場域認證才改建為生態教室,太子樓式加高的建築加上三面開窗,通風和採光良好,也算是一棟綠建築,解說員和學員們分享這棟建築物的前世今生。
(5)營造生生不息的家園:和學員分享台灣特有種愛玉的特性,從愛玉的高售價、產量少、帄地栽培技術、 愛玉小蜂、水與愛玉的對價關係等知識,社區透過辦理發現台灣愛玉系列相關活 動讓學員了解愛玉對人體的好處,種植的友善環境,對氣候變遷的調適,經濟的發展性及將來可以外銷的可能性,對愛玉產業的振興或有些許的助力。
(6)寶貝我們美麗的家園:社區推動友善互利共生的自然環境,以世界唯一,台灣特有的愛玉為主軸,推動 農村深化體驗活動。從愛玉的高售價、產量少、帄地栽培技術、愛玉小蜂、水與 愛玉的對價關係等知識,透過解說讓民眾了解愛玉對人體的好處,種植的友善環 境,對氣候變遷的調適,政府在推動林下經濟的發展性及將來可以外銷的可能性,對愛玉產業的振興或有些許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