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照門里居民大多是務農維生的客家人,客家人生性勤儉樸實,對於各式廢棄資材視為「寶物」,自99年起至103年持續推廣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利用巧思將廢棄竹節、木材應用於燈罩、童玩及裝置藝術等,具體落實廢棄物減量措施。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照門里居民大多是務農維生的客家人,客家人生性勤儉樸實,對於各式廢棄資材視為「寶物」,自99年起至今109年持續推廣農業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利用巧思將廢棄竹節、木材應用於燈罩、童玩及裝置藝術及因採收水梨後而產生出來的廢棄梨梗等,具體落實廢棄物減量措施。藉由廢資材再利用的體驗活動,學習善用資源、愛物惜物的勤儉精神。同時手腦並用,發揮創意與巧思打造自己的作品。 從106年至今109年,九芎湖環境教育也將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加入到課程裡面,透過課程教學讓參與的民眾能夠有效的再利用農業廢棄物,避免燃燒汙染空氣。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農村地區竹材取材容易,當地民眾廣泛應用竹材製做成竹製品,但竹製品缺乏保養容易折舊、損壞,產生為數不少竹製廢棄物,以燃燒處理將會危害空氣品質,產生空氣污染。至今九芎湖文化發展協會將竹製廢棄物、南洋杉落葉及水梨的廢棄梨梗回收再利用,以簡易鑿鋸手法製成各種燈罩或童玩,搭配環境教育推廣資源循環,宣導節能減碳的重要性。至今109年統計每年約回收竹製廢棄物、南洋杉落葉及水梨的廢棄梨梗,約80公斤/月,一年可回收約960公斤。假設以焚化計算,每公斤一般廢棄物燃燒排碳量為0.757kg;則照門里每年將減少農業廢棄物焚燒960kg,其減碳量約為727kg。 照(影)片 農廢資材再製品紙蝴蝶課程 農廢資材再製品 農廢資材再製品竹笛課程 農廢資材再製品-節能路燈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一)整體執行流程 廢棄竹材製品收集後,經拆解、去除異物後,需進行表面處理、加工、修整、研磨、組合、膠合及上漆等步驟,可作為燈罩等裝置藝術品,更可進一步研發及創新,製作在地特色文創商品。 (二)後續管理方法 搭配環境教育開設手作DIY體驗課程,課程中師傅親自監督指導,讓學員親自動手操作並製作出成品,使學員瞭解竹製藝品的製作流程、學習基本製作方法,並藉此提升對於廢棄資材的重視。 行動項目: 推廣寺廟使用節能燈具 2020-05-14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2020-05-14 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2020-05-14 廢熱回收再利用 2020-05-14 推動社區農園 2020-05-14 種植原生或誘鳥誘蝶植栽 2020-05-14 行動項目: 透水路面人行道草溝草地 2020-05-14 建構友善的自行車路網與相關設施 2020-05-14 低碳永續活動 2020-05-14 執行低碳永續環境教育推廣 2020-05-14 低碳永續旅遊 2020-05-14 低碳永續推動志工培訓 2020-05-14 設置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 2020-05-14 植樹造林及護樹 2020-05-14 濕地保護及生態池 2020-05-14 堆肥資源化 2020-05-14 室內高效率燈具 2020-05-14 推動社區生態綠化 2020-05-14 自然資源保育規劃 2020-05-14 樂活環教場所設置 2020-05-14 紙錢減量燃燒 2020-05-14 舊建築節能改善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