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中興里於民國88年規劃成為高鐵特區,規劃單位回饋約500坪之土地給地方社區。其中約200坪的空間讓中興里興建集會所。民國99年,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自行募款、資源回收的回饋金及新竹縣政府、竹北市公所的協助將集會所完成建立。
近年民眾環保意識更加提升,重視永續發展、綠營建等概念,因此中興里集會所興建時,人行步道及停車格都採用透水性鋪面設計。在中興里集會所附近之水圳公園、福隆宮及鄰近區域也都使用透水磚做為行人步道。就生態方面,雨水能滋潤土地,增加植物生長,並綠化周圍環境;也能減輕排水管負擔及減少路面排水設施,營造低碳綠化之環境。至109年,集會所、公園及附近區域之透水鋪面狀態良好,本里也積極維護及推廣使用透水鋪面。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人行步道選用透水鋪面,除了能保持步道地原有功能外,雨季時能讓雨水通過透水鋪面到達土壤層,涵養底下的土壤層。土壤涵養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流失,大幅減少淹水發生頻率,適當的水分及狀況良好的土壤能促使植物生長,增加環境綠化量、及吸附二氧化碳等環境友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