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民國82年,中興里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在民國88年,里內規劃成高鐵特區後致力於新瓦屋客家文化區之保存。行政院客委會於民國95年進駐新瓦屋,協助推動地方發展各項事務,民國97年,社區規劃深度旅遊—「戀戀六家圓環」等計畫,推廣社區花鼓隊、社區深度導覽活動及嘉興路在要生活大街活動……等等。而社區深度導覽活動除可推廣里內文化及凸顯地方特色外,更加入了低碳元素,如:自備環保餐具、降低廢棄物產生量及透過社區深度旅遊宣導環保觀念等,將中興里環保愛地球的理念向外推廣。截至今(109年),社區深度旅遊除了戀戀六家圓環外,中興里內的六家水圳及新瓦屋也規畫和環保結合的深度導覽活動,為低碳旅遊增添更多的選擇。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民國88年,中興里成為為高鐵特區後,由發展協會成員與社區營造培力工作坊一同爭取保留里內的新瓦屋、十三伯公與水汴頭公園等有歷史意義的景點及綠地。客委會於民國92年執行客家文化田野調查,將里內各景點的故事做記錄,而這些紀錄也成為推動社區低碳永續旅遊的基礎。「戀戀六家圓環」計畫於民國97年開始,致力推廣社區花鼓隊、嘉興路再造生活大街活動、規劃社區深度導覽等活動,民國100年、103年推出社區深度旅遊活動:「跟水圳去旅行」、「輕旅行」等。跟著戀戀六家圓環、水圳去旅行及輕旅行年年辦理,每年約辦理2~3場次,參與人數共累計約700人次。里內之低碳永續旅遊讓參與活動的民眾除更認識中興里的歷史外,也在活動中響應自備環保容器及餐具的習慣,以減少環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