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與階段性目標:
客家委員會於民國95年進駐新瓦屋,將原本廢棄的區域整理及修復,讓新瓦屋煥然一新成為新的客家文化園區。以新舊融合為軸,對舊有建築物保存再利用。除了修復新瓦屋原有的建物外,經由客家委員會的協助,將新瓦屋集會所屋頂裝設15kW的太陽光電系統,並搭配Low-E玻璃及電動百葉窗,可阻擋85%~95%的熱能及熱輻射。Low-E玻璃的設計可在白天作為暗房進行簡報。新瓦屋文化保存區旁之文興路架設一組由竹北市公所補助之300W垂直風力發電機,為新瓦屋周邊路燈夜間照明所需的電力來源。至民國109年,設置在中興里的太陽光電系統皆維持良好,持續為中興里的民眾提供對環境較友善的能源。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以新竹縣年平均發電量每kW約可發1131度電(kWh)來計算,新瓦屋園區自98年起建置15kW太陽光電系統至今(民國109年)約產生169,650度電,約有90公噸之減碳效益。
[計算公式:發電量=15 kW*1131 kWh*10 yr = 169,650度電;減碳量=169,650度*0.533=90,423.5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