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及階段性執行目標:
民國71年因新竹市升格改制,省轄新竹市和新竹縣治,新竹縣治遷至竹北鄉斗崙村。原屬農業鄉鎮的「竹北鄉」,因而改制為政治中心的「竹北市」。地近新竹科學園區,加上中山高、西濱快速道路及台一線的對外交通便捷,竹北成為新竹地區最重要的門戶, 除了是縣治所在地及都市公共服務中心之外,在六家高鐵特定區、縣治二期及台大、台科大陸續設立竹北分部後,將隨著新竹都會區產業轉型及北部縱貫線產業發展成型。近年縣府推動路平專案,包含路容美化。106年起至今(108年),竹北市光明六路中央分隔島由民間企業金春福營造公司認養廣植花草,分隔島上種植七里香、四季海棠等,花期可達2、3個月之久,民間企業金春福副總鄭木貴表示,該公司在新竹地區深耕20年,為了回饋社會,未來也期待可以延續。
107年度完成市內主要道路安全島綠美化面積約819 m2。
於竹北交流道聯絡道種植撒金變葉灌木14,410株每25株/ m2,種植宮粉仙丹灌木8,770株每36/ m2,自強南路33株興隆路17株,共補植黃連喬木50株。
108年度配合竹北市縣華停車場周邊及光明六路人行環境改善工程,種植灌木:矮仙丹8,090株,喬木:光臘樹28株。
2.執行前後效益:
安全島生態綠美化具有生態功能,利用吻合當地與鄰近生態綠地的原生植物,發展建全城市生態綠網。107年~108年由公所自編經費、中央補助經費執行道路拓寬及綠美化工程,綠化面積達3,070 m2,節能減碳之效益可達16,655 kg CO2,且能豐富本市之植物多樣化及綠意盎然的景色。近年來竹北市公所針對核心區域之竹北市及高鐵特定區進行綠美化之道路有20條,並種植約1,770 m2之灌木,喬木約1,300 m2,估計約可減少16,655 kg CO2。
-
種植綠美化範圍3,070 m2,其二氧化碳固碳量若以四十年每平方公尺為217 kg進行估算,每年約為5.425 kg/m2,則每年約可綠美化之二氧化碳固碳量16,655 kg CO2。
[計算方式:3,070*5.425=16,655 kg CO2 ]
(參考資料來源:http://lifetree.forest.gov.tw/cp_g.asp,以上數值估算參考1982年林務局台灣森林資源之連續調查報告所得生長率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