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隨著人口增加與都市的擴展,水泥叢林快速取代原有的綠地,除了破壞既有豐富生態環境,更造成都市熱島效應,而減緩都市熱島效應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將屋頂及壁面綠化,可大量減少水泥混凝土因日照產生之蓄熱,進而減低都市之空調耗能,並具有保水、提供生物棲地及增加生物多樣性等功能。
新竹縣隨著近年竹北、竹東等區域快速開發,提倡將新建築導入屋頂與牆面之遮陽綠化,並推動舊建築屋頂牆面之綠化改造,視為本縣推動低碳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民國104年本縣結合「臺灣新竹綠色產業聯盟」技術與資源,集合各家盟友之巧思推動屋頂綠化及隔熱改善計畫,並優先於本府環境保護局頂樓右側進行示範點施作。
105年執行屋頂左側可食地景綠化及木棧板鋪設,106年與「臺灣新竹綠色產業聯盟」建置魚菜共生示範系統,屋頂空中花園建置迄今(107年),除了持續維運綠屋頂環境以減緩熱島效應,今年度六月於本府環境保護局辦理2場氣候變遷研習活動,帶領民眾至頂樓參訪屋頂空中花園,並邀請臺北市大安區錦安里里長進行低碳社區改造經驗分享,另現場亦聘請包括有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中原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等講師進行授課,利用綠桌遊互動以加深民眾低碳觀念,提升營造屋頂綠化之意願。107年度與交通大學環境工程所配合推動"綠花園"計畫,遴選縣內六處社區分別依其地域性做出適宜的建置規劃,期望由地方社區開始做起,達到推廣與示範效益,提升縣內民眾對於立體綠化以及有效利用空間之概念。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新竹縣環境保護局執行屋頂綠美化示範,將原本閒置屋頂打造成為環境教育空間,並將前往頂樓之樓梯空間,重新整理成環境教育走道,並於屋頂設置環教解說牌,將環教的推動從書本、簡報、教室擴展到實體及戶外,更能提升學習者對環境的尊重及保護觀念,且透過多樣化的空中花園,能提供學習者仿效觀摩的案例,未來可運用於各種需求的環境創造更多座美麗且創意的空中花園。另外在縣府行政大樓之樓頂也進行薄層綠化及盆栽綠化,提供縣府員工及民眾休憩空間。
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綠屋頂減碳計算」之參考值,藤蔓類、低草花圃類(高約0.25 m)或矮草皮類,固碳量為0.5 kgCO2/m2/年,以環保局屋頂綠化面積380 m2,估算固碳量約190kg/年(0.5 kgCO2/m2/年× 380 m2),另裝置2個各1噸的雨水回收桶,估算約可減少澆灌用水約80噸/年,以自來水公司1度水約排放0.156 kg CO2,則澆灌用水每年約可減少12.48 kg CO2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