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新竹縣於民國101年執行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透過各地關心社區發展並具有熱忱之民眾、社區發展協會及民間地方專業組織等,共同替社區未來發展進行改造規劃,由上而下逐步改善社區環境,打造城鄉新風貌,每年更招收新血加入,並以僱工購料方式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環境改造。
至民國106年為止,新竹縣轄內共培訓超過350位社規師、設立186處社區發展協會,其中更協助30處通過「農村再生計畫」核定、31處完成「培根計畫」結訓、徵選出17處新竹縣「微笑社區」。近年來參與改造規劃之社區數量逐年增加,民眾對於居住環境綠化、節能減碳及低碳永續等短中長期規劃觀念已深植,並以創造明確理想的永續發展社區為目標,推動各種低碳或永續措施,改變民眾平日的生活習慣,加速低碳生活圈形成,達到建構低碳永續家園之願景目標。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新竹縣政府每年輔導多處社區進行改造,透過辦理宣導活動及低碳社區績優單位成果發表會等方式鼓舞民心,並匯集本府農業處、交通旅遊處、環境保護局等多方資源,每年辦理社區觀摩參訪活動,民眾不僅參與踴躍、反應獲益良多,更加深積極投入志工行列的意願,協助社區營造低碳、環保、新亮點之友善空間。
2.新竹縣為鼓勵更多社區民眾加入社造並分享其成果,自民國104年起每年舉辦「新竹縣社造成果展」,用各式闖關、表演、說故事、社區輕旅展等歡樂方式來呈現並分享社區成長與蛻變,至今仍持續由縣長率領8處6局(農業處、交通旅遊處、勞工處、工務處、社會處、教育處、原住民行政處、國際產業發展處、警察局、消防局、環保局、衛生局、稅捐稽徵局及文化局)、各鄉鎮市公所、13好市集及15個微笑社區等,展現亮麗具體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