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1)統計截至民國106年底止,99-103年受理申請核撥種植數量有喬木、灌木共969,831株,103-106年約760,000株(含每年常態配額20萬株*3年、各地植樹活動加總16萬株),合計推動迄今共種植1,729,831株苗木。根據林務局參考資料顯示單株樹木平均二氧化碳固定量為5-10 kg/年,因此估計每年至少可減碳約8,649公噸。(1,729,831棵*5kg/年)
(2)每年持續與轄內13鄉鎮市共同舉辦植樹節相關活動,歷年包括:湖口鄉106年植樹護林守護台灣-茶花、桂花、杜鵑等共2千株,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106年植樹護林守護台灣-山櫻花、杜鵑、重瓣梔子花、茶花等共5千株,竹北市105年樹立心希望-桂花、櫻花、茶花、變葉木等共2千株,新豐鄉105年植樹造林呵護臺灣-種植羅漢松、白水木、紅芽石楠等共2千株,新埔鎮104年植樹造林呵護臺灣-茶花、含笑樹、杜鵑等共2千株,橫山鄉103年植樹造林呵護臺灣-桂花、山櫻華、茶花等共1.5千株,竹北市103年高峰植樹活動-瓊厓海棠、茶花等1.5千株。
(3) 104年6月2日正式啟動一套結合google map且涵蓋全縣資源之「新竹縣環境維護認養資訊平台」以整合政府、企業、民眾之力量,打造新竹綠視界。本縣已於轄內各機關單位辦理 13 場次說明會,宣導平台設置目的、操作流程等,目前總認養面積及長度達95公頃土地及260公里道路,由環保團體、企業、志工等單位協助認養維護,亦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連續四年評鑑「推動認養績優類-績效卓越」殊榮。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新竹縣政府自民國98年起執行縣轄道路分隔島及人行道植栽綠美化,民國100年起每年培育茶花、竹柏、肖楠及台灣櫸等苗木,提供社區、村里、機關學校及民眾進行綠化使用,每年度配額數量約20萬株,達「一人一樹」之綠美化目標。現今植樹觀念已為民眾普遍所知,近年來由本府環境保護局宣導種植原生植栽觀念,並輔導以紅竹、七里香、紫薇、茶花及櫻花等植栽營造多樣化之生態綠網,迄今(107年)本縣持續每年於各地舉辦植樹節活動,並將複層植栽綠化之觀念加以推廣,期望藉由宣導活動讓民眾了解綠化對於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減緩溫室效應的功效以及維護大自然生態之重要性。
各地綠化成果由13鄉鎮市公所之管理單位負責定期進行修剪、維護與補植,透過公所與轄內村里社區配合,主動進行綠美化相關輔導,以擴大營造生態綠化低碳環境,邀集各界共襄盛舉、結合民眾力量以種樹行動愛地球,於居家環境延伸創造綠色公共空間,合力為家園、環保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