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103年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指出,氣象局公告該年是67年以來最低雨量紀錄,水利署也表示各地區水情可能為近10年來最枯旱情況,該署於9月起即提前啟動抗旱部署,實施水庫總量出水管制、跨區調度及協調水利會加強灌溉管理,故北貴里向平鎮區公所申請了一座2噸的水塔作為雨撲滿,設置於國宏老人長照中心旁,收集國宏老人長照中心屋頂之雨水,提供里民於抗旱時期的清潔、洗滌等基本生活用水(不可飲用)。
抗旱時期結束後,雨撲滿依舊持續運作中,里民一致認為雨撲滿這種回收雨水再利用的效益頗佳,且非抗旱時期也可以利用雨撲滿的水來澆灌,故105年時里長再次申請區公所的補助,購入了第二座2噸的水塔,放置於第一座水塔旁,希望能徹底的利用雨水資源。今年里辦公室也出資購買1個250公升和2個100公升的水桶做為小型雨撲滿,設置於里辦公室前。
雨撲滿對於造訪的里民達到了明顯的示範效益,里長也可藉此宣導減少地下水抽取、節省自來水用量、鼓勵里民自家裝置小型儲水桶等觀念,期望民眾能從小處著手進行節約省水,進而達成水資源永續與實質之減碳效益。
二、執行前後之定量與定性之差異
自里長103年申請的第一座雨撲滿以來,目前里內已有5座公用的雨撲滿正在運作中,詳細地點、容量和減碳效益如下:
雨撲滿數量
|
雨撲滿容量(每座)
|
地點
|
減碳效益
|
2座
|
2噸
|
國宏老人長照中心
|
若以平均每個月儲滿兩次,5座雨撲滿一年可以收集58.8噸(58.8度)的雨水,根據環保署減碳行為所揭示,節省1度水可以減少0.16 kgCO2計算,北貴里的雨撲滿效益為減少9.4
kgCO2/yr。
|
1座
|
250公升
|
里辦公室前
|
2座
|
100公升
|
里辦公室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