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由於近年來食安風波不斷,里長欲建立一個乾淨無毒的飲食環境,並期望里民能在過程中學習關懷自己的土地,而北貴里社區人口密集,年輕人的工作性質都屬於工商人士,白天仍以婦女及老年人為主要的社區活動人口,符合社區農園的生活背景。里長自106年開始推動社區農園,初期以鼓勵參與為主,由於參與的門檻低,參加的里民多,現階段以里民自家開始健康低碳飲食為社區農園之目的,未來以活化既有閒置空地為目標,推動都市農園為發展方向,在里長努力不懈的推動之下,107年時,北貴里以林家、莊家土地為里內最大的社區農園示範地點,約5,000坪。里長希望藉此可以使里民瞭解每份作物都得來不易,養成不浪費食物的觀念,不僅如此,社區農園也能助人,並且帶領北貴里朝向低碳永續家園的目標邁進。
二、執行前後之定量與定性之差異
北貴里里民所耕種之蔬果,以自用為主,里內閒置空地種植之蔬果則用來提供北貴里內弱勢團體食用或販賣,因屬健康低碳無毒飲食,近年也越來越受里民接受與喜愛,每年投入社區農園的人數持續增加,不僅如此,北貴里在舉辦各項活動時也因社區農園的凝聚力而提昇了里民的參與率,另一方面,里長大力推動社區農園之設立,不但減少了閒置空地面積,亦改善整體環境。根據里長統計,今年
(107年
)在地林家、莊家土地,作為社區農園之示範,約
5,000坪
(約
16,000m2),參與里民約有
50多人,所種蔬果以高麗菜、絲瓜、茄子、玉米、空心菜為主要作物。里長帶領志工隊推動之社區農園是採有機栽培方式,產量不多,每年收成總產量約為
3,000公斤,而採收後的蔬果作為里內共餐或供給社區參訪交流之團體繕食、販售,也會分送至轄下社區及志工。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資料揭示,草花花圃之二氧化碳固定量為
0.5kg/m2/yr,因此北貴里推動社區農園的減碳效益約為
16,000 m2×0.5=8,000
kgCO2/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