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大自然四季不斷的更迭,四季如春也有不同的風貌,北貴里103年起,里長帶領獅子林社區發展協會及環保志工隊共同努力之下,至105年開始,里內公共空間的綠美化才以原生種植物為主要挑選品種,例如北貴里辦公處的停車場遮雨綠色屋頂則是以榕樹打造而成,里內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壢支渠」旁的步道,總長為500m2,種植了山芙蓉、榕樹、櫻花等台灣原生種植物,其中山芙蓉、榕樹也是對於蝴蝶和鳥類友善的植物,能吸引蝴蝶吸食花蜜或讓鳥類在樹上棲息築巢。今年(107年)開始,里長於此條步道開始嘗試培育山櫻花,希望幾年後能打造一條名聞遐邇的北貴櫻花大道,未來也預計規劃生態旅遊體驗活動,透過體驗了解人類跟自然界生物之間共存方式,以及如何友善對待環境與生物。
二、執行前後之定量與定性之差異
「中壢支渠」於100年改建完成,支渠旁的步道自103年開始由北貴里負責管理和維護,起初里長僅是大量種植綠色植物或樹木,近幾年開始里長和環保志工隊以及獅子林社區發展協會才開始以台灣原生種為主要的挑選植栽,目前此條步道約有100種的植物,其中原生種約有5.6項,包含山芙蓉、榕樹、櫻花、蝶豆花等,目前種植數量較少,總共約有30株,目前正在嘗試培育山櫻花,里長期望幾年後可打造一條北貴櫻花大道,約可種植500棵山櫻花。
|
原生種數量
|
減碳效益
|
目前
|
30株
|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資料顯示,灌木的二氧化碳固定量為7.5kgCO2/株/yr,因此推算北貴里目前的減碳效益約為30株×7.5=225 kgCO2/yr。
|
未來
|
500株
|
依據內政部營建署「建築基地綠化設計技術規範」資料顯示,灌木的二氧化碳固定量為7.5kgCO2/株/yr,因此推算北貴里未來的減碳效益約為500株×7.5=3,750 kgCO2/y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