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於民國103年所發表的第5版評估報告(AR5),指出約24%的溫室氣體來自農業、森林及其他土利使用,顯示食物系統對於全球暖化有相當大的影響;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永續資源管理小組的報告指出,飲食是當前最應優先矯正的消費行為之一,其佔了全球碳足跡達27%左右,故透過低碳飲食是目前公認最快速、最具體方式之一。
環保署於100年特別根據國人的飲食習慣、主要食材及烹調方式,彙整編撰我國國民低碳飲食選擇參考手冊,具體落實全民減碳行動。主張在兼顧營養價值及環境生態的條件下,建立一種低碳飲食的生活態度。
本公所自民國103年起推廣低碳飲食,除輔導轄內14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盡量選購在地當季食材,秉持購買適當分量,並遵守節能烹調等原則,共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落實低碳飲食;另推動據點愛心菜園,除可增加土地利用,更可將菜園植栽成果供應社區長輩食用,不只吃的安心還能減少碳排放,達到低碳有機飲食的目的,陸續成立坑子、錦興及外社(幸福農園)等愛心菜園,自民國103年起推廣至民國108年,每年辦理數百場低碳有機飲食,且參與人次已達萬餘人,效益頗佳。今(109)年,在公所推動之下,轄下各行政里之里長意識到共餐活動的重要性與意義,因此自民國103年起至108年之年中,皆順利辦理關懷據點共餐活動,唯獨民國108年底(12月)至今(109)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停辦理社區共餐活動,公所方面也會時刻關注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一旦可恢復正常社交距離,便會協助各里長舉辦社區共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