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成立秀才彩藝修惜站桃園市政府環保局為了減少巨大廢棄家具的垃圾量且加強資源回收再利用,2010年輔導秀才里設立「秀才彩藝修惜站」(楊梅區瑞溪路2段195號),維修廢棄大型家具或課桌椅,同時進行彩繪美化,達到廢棄物再利用目的,當修惜站達收平支平衡之後,部分義賣收入再由區公所捐贈弱勢家庭使用。 地區主頁 行動項目 整體成果說明(總結) 執行成果摘要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秀才里內的花園社區旁空地原是社區的公共空間,也是里民必經之路,起初因無人管理,淪為被丟棄垃圾的髒亂點,住戶向里辦公室反映後,里長向上呈報給區公所,民國103年時,公所派員與清潔隊共同將推積如山的廢棄物清除,並且成立了里內首座「環保公園」,里內的裝飾也非常符合其名,例如使用飲料喝剩的瓶蓋,搭配上熱熔膠,黏貼在牆壁上成為一幅畫作、使用廢棄花盆打造的意象人偶等等,使用瓶蓋作畫除了耐用度超高,也無須任何維運經費,不僅如此,自民國105年開始至今(108年),里內也時常開設各式廢棄物品的手工藝課程,如廢棄布料蝶谷巴特、創意鋁罐DIY等等,里長希望將生活中的廢棄資源進行回收,分類再利用設置裝置藝術品,落實資源循環零廢棄,並以環保公園本身的故事,帶入廢棄資源回收分類的觀念,進行教學示範的功能,而里民平時所丟棄之窗簾、床單等,也都有效利用並且至做成手提包,並且在二手跳蚤市場以及里內各大佳節活動時義賣。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當初整理環保公園時,總共清運了17台的貨車、動用2台怪手,清理時間約一個星期,總共清理出170噸的垃圾。清除完成後,里內環保志工共同參與命名,最後決定選用「環保公園」當作空地的名稱,里長帶領環保志工共同討論努力動手做環保、進行整地綠化。並在一年多後設立資源回收據點,將回收的寶特瓶蓋,經過清洗、分類、曬乾,把不同顏色的瓶蓋進行篩選,希望展現廢棄資源分類後再利用成果,共用了60公斤的寶特瓶蓋還有其餘大大小小可再利用的回收物品,例如花盆、甕等等也有約20公斤,不僅如此,社區發展協會每月會舉辦一次廢棄物品再利用的課程,自民國105年開辦至今也消耗了約有200公斤的材料,若以每回收1公斤的玻璃、鐵鋁罐、紙類或塑膠等,可減少約0.031kgCO2來計算,秀才里自民國102年開始辦理資源回收站至今,約減少了(60+20+200)kg(粗估總回收量)×0.031(減碳量)=8.68kgCO2。 照(影)片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廢棄資源分類再利用 行動項目執行內容 整體流程 整體流程 1.里長上任後,擬定里內發展主軸。 2.環保公園打造完畢後,里長與環保志工們利用廢棄物品來裝飾 3.進行寶特瓶回收作業,並清洗、風乾、分類 4.環保志工隊們運用瓶蓋製作環保牆面藝術 5.辦理廢棄物品DIY課程 6.達到資源循環零廢棄目的。 後續管理 環保志工隊於每周環境日,進行巡視工作,包含周圍掃地、清除垃圾、清除雜草,如發現損壞(瓶蓋掉落)則通知環保志工隊隊長協助處理。 行動項目: 推動家戶資源回收與垃圾減量 2019-08-29 建立生物廊道、棲地或生態綠網 2019-08-29 建置電動機車電池交換系統 2019-08-29 設置風力發電系統 2019-08-29 推廣室內使用節能燈具 2019-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