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短期目標:增加有機農戶數,擴大有機農作面積,藉由研習課程、集會互動及呈現現有成果誘導區內共同參與有機農業。
(2)中長期目標:提升有機農產經濟效益,共同研發更優質之有機農產,並利用行銷,擴大銷售通路,積極參加各展覽,增加媒體曝光度。
(3)長期目標:永續耕作、土地友善,並讓有機農業能夠讓普羅大眾都能接受並消費。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中山村最富盛名的農產是茶葉和文旦柚,山區地形、氣候與優良水質極適合茶樹生長,成為冬山「素馨茶」的重要生產基地。文旦柚是中山另一特產,山園柚作弭補了平原耕地不足的缺憾。慣行農業大量施用藥劑,雖為村子帶來利潤,令一方面卻也讓村民暴露在化學藥劑的風險下,又近年村中居民多老人小孩,影響更大。改行有機農法除可拉高單位農產品價格外,更重要的是讓村民生活環境安全無虞。
有機農法不是只是將肥料換成成有機肥、農藥不施或是換成蘇力菌。它是一套完整的肥培管理及生態圈營造,與慣行農法相比需要更多專業知識以及人士幫忙,同時也需要相鄰地區更多農家一起支持才能有效經營生態圈。目前藉由課程推廣讓附近農民認同並自發參與農園、果園的有機認證。
部分農園雖已經改以有機農法施作但因為法規及土壤、樹體中尚有化肥殘留需要代謝,目前尚處轉型期階段,待時間經過後再次認證為有機農園、果園。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a.改行有機農法之後,除了農民本身身體狀況改善外,附近目擊到的野生動物像是老鷹、蛇之類的生物也變多,顯示這一帶的生態圈正在慢慢恢復。以前在圳溝裡抓魚摸蝦的日子或許未來孫子也能享受到。
b.宣導至今有
17家農戶通過有機認證,現透過協會的積極推動邀請更多農戶朝著無毒甚至有機農業的方向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