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鄉公所於冬山國民小學校區舊址,結合低碳環保概念,以基地保水指標、綠化指標、日常節能指標及水資源指標等四大項綠建築元素進行新行政大樓設置規畫,並將冬山分駐所、消防分隊、戶政事務所及冬山鄉公所集中辦公,減少鄉民來回洽公時騎乘汽、機車之碳排放量,同時期能藉由自身示範,帶動鄉內建築物以朝向綠建築認證為目標,鼓勵鄉內其他民間建物及產業以綠建築為優先。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冬山國民小學校區舊址於冬山鄉城鄉交界上,具有都市與鄉郊的雙重性質,至重學校遷址後,冬山鄉公所於民國96年通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將其址規劃為鄉政中心,並編定為機關用地,而過去向內各機關散落於各處,因此鄉公所為減少鄉民來回奔波,於97年將該址建造新行政大樓,將警察局冬山分駐所、消防分隊、戶政事務所及冬山鄉公所等單位集中於此,也進而減少鄉民來回洽公時騎乘汽、機車之碳排放量。
此外,為使行政大樓能達到節能減碳之效益,於設計時結合低碳環保概念,以基地保水指標、綠化指標、日常節能指標及水資源指標等四大項綠建築元素進行規畫,並且於101年獲得候選綠建築銅級資格,期望透過自身示範,帶動鄉內建築物以朝向綠建築認證為目標,鼓勵鄉內其他民間建物及產業以綠建築為優先。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行政大樓因採用綠色環保之概念,於經103年6月8日落成啓用後,有效達到節電、綠化及保水等目標,不僅便於鄉民洽公之便利性外,也進而減少碳排量,達到節能減碳之目的。其減碳作為如下:
a.節能通風:行政大樓一、二樓採用自然採光設計,並全數使用T8高效率LED燈具,而在建構設計採用自然通風,夏季可減少空調開啟之時間,於103年正式進駐後,106年用電量相較於過去已大幅減少116,539度,若以每度電約碳排放量0.529公斤計算,相當減少61,649.13 kgco2e。
b.綠化空間:行政大樓前廣場位於主要街道交叉點(冬山路與成興路)留設廣場式開放空間,做為容納都市活動、舒緩市街緊迫之公共設施,並沿主要街道(冬山路與成興路)設置寬度6米之人行步道,種植雙排喬木,以豐富鋪面、街道家具及燈光照明,塑造良好的林蔭步行空間,做為冬山路人車與廣場活動之緩衝。
c.水泥減量:建築量體結構設計均以鋼筋混凝土為主要結構系統,建築物內外材料以本土、自然及經濟性為主要考量,紅磚、洗石子、水平百葉搭配混凝土,適切反應在地建築特色,並且停車空間採用透水餔面,減少路面積水問題,使得土壤滲透能力提高,可有效提升基地保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