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礁溪鄉為台灣著名觀光小鎮,集結許多商家與旅館業者,產業多元,加上本鄉轄內擁有2所大專院校、2所國民中學及5所國民小學等,教育資源豐厚。為擴大節約能源及再生能源產品應用,帶動綠色環保及綠能產業發展,並讓低碳概念向下扎根,本鄉自100年起結合轄內教育資源、商家與民間團體,推動相關宣導活動。
(1)100年辦理資源回收物創意大賽,邀請縣內知名環保學者計3位參與評審。作品規格不分大小、不拘形式、不限主題、不限材質,但需以資源回收物品再利用之環保概念作為原則。並以創意能與環保概念契合,且作品能對地球及生活環境發揮兼顧美觀與實用性。本次創意賽獎金約新台幣10萬元,本所並於當年度端午節二龍傳統競渡活動公開表揚。
(2)102年與佛光大學產品與媒體設計系合作與「2013冬戀宜蘭溫泉季」結合,
利用7400個回收寶特瓶,創作富含冬季節慶應景作品的大型公共藝術裝置,在礁溪溫泉公園展出,為公園增添活潑亮麗色彩。在系主任張志昇、羅逸玲及羅光志老師帶領下,一起完成作品。浩大的工程讓同學深深感受資源回收人員辛勞,無形中建立了同學對於回收工作重視與資源珍惜。此裝置藝術創作,除提供遊客觀賞及拍照留念外,更期望提醒民眾時時做環保,並落實垃圾分類及資源回收以減少垃圾量。
(3)本鄉龍潭社區利用校舍後方空地,將它轉變成生態池,而這生態池吸引觀光客注意的是藉由廢棄課桌椅彩繪變成美輪美奐坐椅,另廢棄竹籃也換化成生動蝴蝶搖曳生姿。
(4)持續辦理環保示範街工作:於本鄉中山路二段小吃店推動外帶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內用需使用可重覆性使用餐具政策,並於店門口張貼「本店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宣導貼紙,期許鄉內最繁華的中山路能成為環保示範領頭羊。
(5)107至108年間結合當地冠翔飯店、匏崙社區、二龍社區等單位辦理資源回收循環再利用兌換及創作活動,除展示資收物再利用藝術製作藝術品外,亦提供資收物兌換日用品活動供民眾參與。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當前溫室效應導致地球增溫有
90%以上是由人類活動所造成,而城市作為人類活動主要場所,並製造出全球
80%污染。國際間陸續強調推動節能、低碳、生態或永續城市,概念為減廢、省能、循環、環境共生等議題。本所結合學校、企業與社團進行低碳教育宣導活動,每次宣導活動進行方式與性質不同,雖無法確切統計參與人數,但這些宣導活動必然對參與者有相當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