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無尾港濕地為國家級重要濕地,濕地內珍貴生態環境因為有海岸線保安林而能受到保護,每年依照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保育計畫進行防風林的補植與維護。107年11月港邊社區、無尾港文教促進會與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共同於宜蘭縣蘇澳鎮編號2702號飛砂防止保安林辦理「保護林、安全陪伴、與林同行」環境教育活動,邀請周邊社區居民參與,於海岸林內種植適生樹種苦楝、認識海岸林苗木培育過程及保護後方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農地等功能。108年結合港邊社區、岳明國小、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及羅東林管處辦理國土綠網行動日,邀請100位民眾化身國土綠網護衛隊志工,透過植樹造林、保安林導覽解說、保護區棲地營造及認識水鳥等活動,將保育觀念傳達給參與民眾。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無尾港溼地保護區內植被狀況可分為闊葉林、雜木林、人工防風林、乾生草地、草澤溼地、農耕地和海濱地等七大類。其中闊葉林佔百分之五、雜木林佔百分之十七、人工防風林佔百分之二十九。無尾港地區原生樹種包含臺灣肖楠、竹柏、海檸果、欖仁、毛柿、茄苳、血桐、水黃皮、樟、九芎、烏心石、黃槿、苦楝、榕、水柳、臺灣欒樹、大葉山欖、山黃麻等。港邊社區綠地面積約有
35.14公頃,以林地平均間距
5公尺計算約有
14,056棵樹,若每年每株成樹平均可吸收
12公斤二氧化碳,每年可吸收約
168噸二氧化碳。海邊林木除固碳效益外,亦具有降低風速、降塵、空中鹽分過濾等保護後方保護區及農地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