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牆面植生或綠籬
由七張社區發展協會志工輪班對可食綠牆進行維護、管理與栽植。
2.區域綠美化
社區發展協會指派人力定期進行巡檢、維護。
3.推動社區農園
水耕系統除透過社區民眾在眾,社區發展協會自身也會有人實施維管作業。
4.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燈具汰換規畫由社區發展協會提出,並進行後續管理,此外社區發展協會也辦理節能宣導課程,推廣使用節能燈具。
5.設置太陽能光電系統
七張社區發展協會透過與綠能業者協調向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提出申請建置太陽能光電系統,所產出電力全數躉售台灣電力公司,後續維護作業也由太陽能光電系統廠商負責,社區發展協會配合巡檢。
6.推廣場所適度照明
由社區發展協會持續對民眾推行減碳輔導,推廣適度照明並宣導節電,由協會志工與居民負責於日照充足時關閉活動中心部分燈具。
7.推動資源回收與再利用(含家戶資源、廚餘、巨大廢棄物)
七張社區發展協會邀請羅東社區大學老師,辦理環保酵素實作培訓課程,將回收再利用的觀念及技術帶回家中。
8.結合學校、企業、社團或團體推動低碳永續教育宣傳
社區發展協會結合鄰近新生國小,透過食農教育,讓學生理解低碳永續的重要性。
9.在地飲食或共餐
七張長青食堂在政府輔導下正式啟用,地點借用社區活動中心旁慈雲寺空間,週一到週五中午供餐。長青食堂後,能促進社區居民彼此間互動,凝聚社區向心力。
10.推廣低碳永續旅遊
自107年起結合宜蘭『芎城文化季單車輕旅遊』與宜蘭市周邊景點串聯,共同推廣宜蘭市低碳文化輕旅行。
11.推動低碳民俗活動
七張社區為了解決燃燒紙錢造成的二氧化碳問題,於107年度由縣政府補助添購電子鞭炮機設備,此外寺廟中也提倡使用環保餐具,對環境而言效益良多。
12.實施區域災害防救與演練
韌性社區防災演練由宜蘭市公所、宜蘭市七張里、宜蘭市七張社區發展協會、銘傳大學與在地企業等單位共同參與,目的在於結合社區防救災體系,激發社區居民確實建立「自救而後人救」的觀念,提升社區預防災害風險及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