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全球各地為因應水資源之日益短絀,各種節約用水及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呼聲亦日益高張,台灣每年平均雨量多,但大多流入大海,甚至可惜;政府呼籲各機關擬定雨水回收再利用之方案,並鼓勵實行綠色建築之概念。
一般雨水收集的源頭直接利用現有的屋頂的排水口,經由雨水排水管放至回收桶內,回收用的水可利用於庭園景觀之澆灌與工具沖洗等用途;本里於里活動中心外,利用活動中心屋頂上收集至約4噸的雨撲滿內,收集的水源作為活動中心周邊花園、灌木、果樹等植栽澆灌使用,同時也最為生態池補水,達到節水、省水與用水之力量發揮到最大
二、執行前後差異
(1)本行動項目執行後,節省活動中心周邊大片綠地所需要的大量自來水水源,並利用4噸的雨撲滿作為澆灌花草和喬灌木所使用,提升水資源有效利用率,降低碳排放量
(2)經計算,利用上方蒐集雨水區面積計算,公園之雨撲滿年平均回收96噸之雨水,回收使用每公噸減碳量0.160 kg計算,減碳量(年)15.36kg二氧化碳
雨水貯留量
|
使用週期
|
年節省水量
|
減少碳排量/年
|
4公噸
|
0.5個月
|
96公噸
|
15.36kg
|
三、執行程序
(1)既有政策宣導
(2)里長蒐整相關資訊
(3)找尋綠化場地鄰近之適合空間
(4)規劃既有空間設置雨水收集與貯留系統
(5)提供外加之水資源
四、後續維護
(1)雨撲滿主要提供志義工澆灌里內喬灌木、植栽等,以利進行維護植栽
(2)志義工於每周三上午進行社區綠美化時澆灌使用
(3)雨撲滿管線每三個月協助檢視管線阻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