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全球氣候變遷,天災發生頻率上升。因此,藉由防災社區的推動,不但能促使社區於平日即規劃、執行減災的工作,減少災害發生的機會;萬一發生災害時,也能立即進行應變,減輕災害的損失,並且還能在災後迅速推動復原重建的工作。
107年開始,公所輔導本里社區災害環境初勘,瞭解社區中的易致災因子、災害發生原因、狀況,並予以紀錄、拍照,以利於課程中討論。災害環境診斷與防救災對策研擬,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依序為社區環境踏勘社區環境災害診斷地圖製作」,以及防救災對策討論與研擬;防救災組織建立與防災計畫研擬,分別為任務分工以及民眾專長; 防救災技能訓練,基本救護及滅火器操作,除了提升面臨災害時自救的能力,平常亦是自救救人不可或缺的救護技能;防救災演練,透過演練了解與組員和其他小組,以及其他參演單位之間的協調、聯繫、合作之重點事宜;本里於110年6月取得1星韌性社區
二、執行前後差異
(1) 自107年6月8日首度辦理社區環境初勘以來,隨即於6月13日辦理災害環境診斷及防救災對策研擬,6月20日辦理防救災組織建立與防災計畫研擬,以及7月2日辦理防救災技能訓練
(2)本里歷經約1個月的教育訓練後,於107年9月14日辦理首次預演,再於9月17日辦理正式防救災演練後,緊接辦理成果展
(3)各項課程及活動,包括:環境踏查與防救災對策討論與研擬、防救災教育訓練、防救災技能訓練,並透過與會者彼此交流經驗與想法,持續的溝通討論,以提升效益,進而促使防災社區的推動落實
(4)里辦公處透過相關宣導文宣海報外,辦理防災主題包含防颱、地震以及避難收容、傳染病防治等,參與人數達100人以上,有效提升民眾防災概念
課程演練
|
人數
|
災害環境診斷與防救災對策研擬
|
20人以上
|
防救災組織建立與防災計畫研擬
|
20人以上
|
防救災技能訓練
|
37
|
防救災演練(含預演、正式演練)及成果展
|
50
|
三、執行程序
(1)區公所邀請本里(土石流潛勢)
(2)社區災害環境初勘
(3)災害環境診斷與防救災對策研擬
(4)防救災組織建立與防災計畫研擬
(5)防救災技能訓練
(6)防救災演練籌備會
(7)防救災演練(含預演、正式演練)及成果展
四、後續維護
為持續推動自主防災以及正確避難概念,本里張貼災防避難地圖,強化民眾相關理念,以確保災害發生時能夠將傷害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