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動期程
(1) 本里自109年開始針對高速公路橋下兩側(長度約70公尺,面積約210平方公尺)與110年針對長江街旁河濱步道(長度約200公尺,面積約400平方公尺)之帶狀綠地進行創意之環境綠化作業,透過多年生的喬灌木(種植櫻花、桂花、樹蘭、麒麟花、仙丹等種植約1000株以上)搭配回收廢輪胎等廢棄物資,成功完成打造櫻花已及杜鵑花步道的目標。
(2) 再來,鄰近居住空間的閒置空間一出現,也很容易變成垃圾或是髒亂物的丟棄點,造成民眾居住品質的影響。
2.
推動目標
(1)
生態綠化係指依自然生態法則所實施的綠化工程,以達成營造生物多樣性環境及生態環境保護的目的。如:推廣種樹、綠籬、綠屋頂等綠美化,並多種植台灣原生種植物。
(2)
社區周邊綠化部分,都市型社區因缺乏可綠化空間,可規劃連結週邊的環境綠化成為綠帶;而鄉村型及偏遠地區型社區擁有較大之綠化空間,則可串連周邊綠地形成綠色廊道。
3.
執行前後差異
(1)
本里位聯絡重要道路新江北橋完工後,兩側區域亦進行局部簡易綠化作業,惟因為該道路以汽車行駛為主。
(2)
鄰近高爾夫練習場球道側邊,所以較少人徒步經過,久而久之在環境維護資源較缺乏的狀況下,逐漸產生雜亂以及髒亂現象。
(3)
導致會成為不良分子聚集的場所,而透過綠美化改造以及定期維護管理作業,成功減少環境髒亂以及提升綠化維持狀況。
(4) 本里整體綠化面積達210平方公尺。
設置年度
|
設置年度
|
設置年度
|
設置年度
|
109
|
閒置空地
|
高速公路橋下兩側
|
210
|
110
|
河濱步道
|
長江街旁河濱步道
|
400
|
合計
|
610
|
4. 執行程序
為了提升里內環境清潔,里長自願性協助維護管理該區域之環境整潔與綠美化狀態,結合回收物資以及多年生喬灌木(如櫻花、桂花、樹蘭、麒麟花、仙丹),成功針對閒置髒亂點進行改善,提升整體綠化美感,相關流程如下:
(1) 髒亂步道容易堆置雜物與廢棄物,以及產生治安問題
(2) 自願性協助道路單位維護管理
(3) 現場改善,種植櫻花以及杜鵑花等多年生喬灌木
(4) 後續持續維護,創造櫻花與杜鵑花、櫻花等步道
5. 後續維護
為維持植栽生長和空地完善之關係,本里主要透過4組80多名環保志義工及守望相助隊進行認養,每天都會進行巡檢作業,主要以澆水與內部花草修剪,大範圍清潔為每月2次並隔周六上午進行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