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本區以開心農場為主軸,在本區有限的閒置空地如何透過改造規劃,打造里內專屬特色社區農園,以深化樂活田園並營造開心農場綠色教育成果。以本區復興里、崇德里為例,初期為髒亂點私有地,經由里長改造下、成功打造出里內專屬開心農場,種植蔬菜水果不一定要到山上偏遠地方或有大塊土地,在都市內的社區空地就可規劃成有機農園,供社區內的居民種植蔬果,自利利人,並有助生態環境。另如本區福安里開心農場,其於107年成立,農場位於活動中心屋頂,將頂樓空間活化,改造成綠美化及蔬果種植區,打造可食地景。此外,各開心農場並配合季節性種植當季蔬菜,並聘請專業老師指導有機栽植與堆肥技術,確保食的安全無虞。本區希望能將「社區農園」落實到更多角落,讓各個社區閒置空間都能夠達到環境綠美化及低碳城市的目標。本所在推動社區農園方面計6里11處,總面積為1,802.3坪(5958m2)。
未來規劃:持續推動公部門所推廣之低碳永續計畫,提供本區里民在社區農園栽種有機蔬果,透過交流及分享,延伸至私人社區,恢復都市的自然生機,讓社區居不只有社區歸屬感,並培養對社區和自然環境的責任心,達到環境永續之目標。
成立時間
|
里別
|
社區農園
|
面積
|
產量
|
109年
|
長青里
|
里辦公處旁可食地*1
|
55坪
|
依照季節不同
|
102年
|
復興里
|
開心農場*1
|
50坪
|
依照季節不同
|
109年
|
崇德里
|
四股埤農場*1
|
1467坪
|
依照季節不同
|
107年
|
福安里
|
開心農場*1
|
12坪
|
依照季節不同
|
100年
|
厚德里
|
開心農場*1
|
40坪
|
依照季節不同
|
108年
109年
|
秀峰里
|
汐止區公所
11樓可食地景
汐止區公所
4樓生態園區
|
20坪
6坪
|
30-40斤
|
105年
|
汐止國小
|
25坪
|
依季節、品項而異
|
85年
|
東山國小
|
87坪
|
依季節、品項而異
|
108年
|
青山國中小
|
0.3坪
|
依季節、品項而異
|
107年
|
警察局汐止分局
|
40坪
|
依季節、品項而異
|
|
總計11處
|
|
|
|
二、執行前後之定量或定性之差異
推動社區農園項目讓市民親自體驗耕耘、播種、栽培管理及收穫之喜悅,使都市農耕生活不再只是空想,除提昇民眾自給自足健康飲食環境,也能降低食材運輸產生的碳排放量。里民們在里長同心協力帶領打造下,得以體驗親自種植與都市農夫的樂趣,不僅發揮里內社區閒置空地有效利用,以避免髒亂垃圾聚集外,更於共餐時納入食材享用,透過社區農園的有機栽種,聯絡居民的感情,強化社區認同感和向心力,逐步達成「共教、共食、共耕」的理想。此外,里辦公處亦得以將辛勤種植採收成果,分送給里內弱勢家庭及社區共餐食材,達到交流回饋與共享目的。且將廢置空間增設為社區農園,也可增加社區植被面積,減少地表反射面,降緩熱島效應的產生,降低室外大環境的溫度,增加生活環境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