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一、推動期程與目標
新北市淡水區公所有鑑於近年來社會環保與健康意識的抬頭,有機農產品的食用人口越來越多,購買較高價無毒、有機農產品的消費意願也愈來愈強,不少商店還供不應求,有機農產是具有未來性的商機。蔡葉偉區長認為區內農業的有效轉型,除了結合休閒農業與觀光發展之外,無毒、有機的精緻農業更是未來農業主軸,它可吸引部分年輕族群重返農村,活絡農村經濟、提高農家收入。
因此,公所自2010年9月起,每年辦理2期「無毒農業推廣課程」,內容有理論講授和實地操作兩部分,邀請專家學者傳授無毒農業知識,並於淡水山區租用土地實習操作,其目的在透過有機無毒栽培法的學習與實踐,來建立環境倫理觀念,改變既有耕作方式,採用生態防治、有機施肥等新方法,使耕作者、受種地獲得合理的平衡,這對淡水農業與土地的永續發展助益深遠。
二、執行前後定性定量差異說明
每期課程設計共計14至16堂,採上下半年為完整課程,授課教師以專長有機栽培的梁素秋老師與程進益老師為主,梁素秋老師自淡水商工園藝科退休現職擔任新北市永續農業推廣協會理事長,配合公所推廣有機無毒耕作並擔任本課程專任講師業已3年。學員除積極實踐有機耕作外,更朝有機認證方向努力,其中已有3位學員:鄭鵬舉、高水來、張國良,取得有機認證資格,為有機農糧產品轉型期。有機無毒栽培課程自民國99年9月辦理至今106年業已辦理11期課程,總計結業學員達428位,執行成果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