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隨著氣候變遷,環境議題以及低碳永續的概念備受重視,也因各種生活習慣無不逐漸倡導低碳化,而現代人生活忙碌,步調急促,假日閒暇時無不希望好好放鬆,享受旅遊休憩的時光;因此,旅遊也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旅遊過程中,包含的面相繁多,凡食、衣、住、行、育、樂無不含括於其中,也因此如要響應現金今之低碳永續概念,低碳旅遊就必須在既有的旅遊過程中,融入低碳概念,降低不必要的加工與浪費,有效降低旅遊過程碳排放量。在不失去旅遊品質樂趣的前提下,消費者採行低碳的交通運輸方式和低碳作息模式,業者提供低碳飲食住宿選擇以及創造低碳遊玩方式,讓旅遊行程在食、衣、住、行、育、樂多個層面上,透過對環境更加友善的模式,徹底落實低碳作為。正因為使用大眾運輸接駁,享用在地不加工當季食材,選用重複性住宿與清潔用品等作為,低碳旅遊參與者除了能更深刻體驗與融入在地色彩外,旅遊行程更多了一些慢活概念,也可以具體感受到生活的另外一番風味。
於此,新北市政府於97年開始,針對新北市坪林區以及雙溪區(當時之坪林鄉與雙溪鄉)開始進行低碳旅遊之推廣作業,結合低碳教育、低碳交通、低碳行為、低碳商店、碳匯券以及垃圾減量等六大元素,具體打造低碳旅遊。
(2)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新北市政府於97年開始,針對新北市坪林區以及雙溪區(當時之坪林鄉與雙溪鄉)開始進行低碳旅遊之推廣作業,結合低碳教育、低碳交通、低碳行為、低碳商店、碳匯券以及垃圾減量等六大元素,具體打造低碳旅遊。歷年來編列相關預算協助其挖掘地方特色,構思低碳元素,彙整亮點路線,進行整體性之低碳旅遊遊程規劃;亦各自成立專門網站,提供民眾了解地方特色以及低碳遊程,該網站亦可同時作為低碳觀念推廣,以及提供民眾報名之途徑管道,進一步為地方吸引觀光人潮,在推廣低碳元素的同時,有效促進地方觀光人潮。而為了使交通運輸更加低碳,新北市政府除了各區域均有推動巴士運輸系統外,亦於以公路運輸為主之坪林地區投入電動車則投入於坪林低碳旅遊區域內外之接駁,結合臺灣首座電動車先導運行示範區域,具體提昇坪林旅遊之品質。
坪林地區鎖定其茶鄉文化主軸,亦針對其水源保護區好山好水之天然因素,搭配坪林老街周邊重點景點、建築之觀光行程,主推茶葉文化、茶業體驗及金瓜寮魚蕨生態體驗等旅遊行程;雙溪地區則鎖定其雙溪雙鐵之特色,搭配當地農村及人文古蹟特色下,主推農村體驗、火金姑生態及獨木舟體驗等活動。迄103年8月31日為止,坪林低碳旅遊及雙溪低碳旅遊已有8萬2,696人次參與,電動車接駁人數而透過低碳旅遊之推廣,預估為兩地降低近154萬9,000公斤之二氧化碳,並為兩地帶進約新臺幣1億元之經濟產值與附加價值。
環保局雙溪低碳旅遊辦理至103年,坪林低碳旅遊辦理至104年5月17日,累計參加人數8萬8,925人,總經濟產值1億1,571萬4,305元減少碳排量165萬3,353公斤之二氧化碳,並為兩地帶來約新台幣1億1,570萬元之經濟產值與附加價值。
觀旅局在104至105年完成44家次業者(個人工作者)田野調查及踏勘紀錄,輔導15家次業者(農家)服務優化並導入小旅行模組,105至107年5月規劃雙溪深度小旅行一日遊及二日遊行程,遊客約計2000人次。另106年坪林小旅行以FUN慢為主題,精選三大主題五條套裝遊程,超過1200位遊客參與,並開啟國際觀光客指名到訪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