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現代的城鄉環境大部分由水泥、瀝青、地磚、金屬等不透水材料所組成,車道、步道、停車場、遊戲場以及廣場常變成不透水的硬質地面,阻絕了雨水滲透入土壤的機會。此種方法不但不生態,更導致表面逕流大量增加,使得排水管溝無法負荷,甚至造成都是洪水。為了改善大地的滲透功能,必須進行人造環境的透水化設計。「透水性鋪面」顧名思義,即雨水或其他水源通過人工所鋪築的多孔性鋪面時,能滲入到路基底面,使水資源能還原儲存於地底下。目前透水性鋪面多利用在停車場、人行步道或車流量較小之道路鋪築上。目前常見的透水性鋪面有:多孔性瀝青混凝土舖面、無細骨才混凝土鋪面及塊狀或鏤空鋪面(如:植草磚等)等三種。為了提升烈嶼鄉轄內環境友善的措施,106年度由國軍睦鄰經費,辦理「烈嶼鄉106年東崗射擊場睦鄰專案改善工程」,106年度由鄉公所向內政部營建署及金門縣政府爭取預算辦理「107年度東林聚落門戶景觀改善工程計畫」,放棄以往價格低廉之水泥鋪面,改用成本價格偏高,但透水性高之植草磚及透水鋪面,使雨水得以滲透到土壤裡,除了提升地區水土保持及蓄水功能外更加兼顧到生態永續之概念。
(2)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取植草磚透水性良好、孔隙率高之優點運用於停車場面層與基底層,使雨水通過人工鋪築之多孔隙鋪面,直接滲入路基土壤,而具有讓水還原於地下之性能。
A.107年3月14日發包「107年度東林聚落門戶景觀改善工程計畫」,工程於108年1月11日竣工,共完成150平方公尺的植草磚鋪設。
B.106年8月16日發包「烈嶼鄉106年東崗射擊場睦鄰專案改善工程」,工程於106年12月11日竣工,共完成580平方公尺的植草磚鋪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