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1. 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金門古稱浯洲,數百年來形成的傳統聚落,表現出先人順應自然的和諧,民居佈局亦是氏族宗法倫理的體現,而聚落更將不同時代的閩南文化與僑鄉文化疊合在同一空間中,瓊林聚落即是代表之一。然而,因解嚴後,許多的老房子因居住需求而被拆除重建、或因產權複雜而任其荒廢傾頹,傳統聚落的風貌隨著時間而逐漸流逝。為使這些珍貴傳統的傳統建築風貌與人文風采能永續保存,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持續積極的推動傳統聚落古厝的修復及活化再利用工作,並積極協商聚落內無人使用之古厝所有權人,將已毀損的古厝及其基地設定地上權,由管理處負責修復並管理30年,除作為展示館外,也委託民間經營特色賣店、古厝民宿等使用。
2. 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瓊林聚落位於金門國家公園管轄範圍內,聚落內有擁有豐富的閩南建築及古蹟,目前瓊林里(含小徑聚落)內已有12座古厝修復並做為民宿經營,如:絳雲樓、迷碟鄉、貳久小徑、笨斗居、瓊林寄、樓仔下民宿、仰澹居、朗月等,建築特色則包含:一落二舉頭、一落四舉頭、雙落大厝、雙落雙護龍、三落大厝、南北書院等。值得一提的是,瓊林里內12間民宿,均參與環保署環保旅店推廣計畫,致力於推動減少床單、減少毛巾更換頻率、少提供牙膏、牙刷等拋棄式盥洗用具、做資源回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