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壹、整體成果說明
仁愛村積極營造社區生態綠化,社區居民對日常生活與居住空間逐漸產生綠化概念,亦贊同空間綠美化活動,主動提升環境生活品質,朝向生態環境友善社區的目標邁進。
一、執行成果摘要
(ㄧ)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仁愛村營造社區角落公園成效卓越,此次為加強社區內生態綠化,社區居民積極營造入口意象及裝置藝術綠美化,除期望社區內居民對日常生活與居住空間逐漸產生綠化概念,亦贊同空間綠美化活動,主動提升環境生活品質,朝向生態環境友善社區,將仁愛社區打造成兼具戰地風情與綠蔭成群的生態公園的目標邁進。
(二)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仁愛村村民於村內廣場及閒置空間,利用植栽裝置藝術美化天后宮周邊及社區內多處的閒置空地,如仁愛社區-蝴蝶公園綠美化、村入口意象等。種植樹苗可吸收二氧化碳,除具實質減碳功能外,亦可教育村民節能減碳之觀念,做為未來規劃生態綠化面向持續推廣參考,以達減緩溫室效應之效。
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5年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提供的數據,草本植物每年每平方公尺可獲得0.5公斤的固碳量。仁愛天后宮周邊及社區內多處的閒置空地,如仁愛社區-蝴蝶公園綠美化、村入口意象等空地綠美化約90平方公尺,一年共可固碳約45公斤。計算式如下:
草本植物固碳量:90平方公尺草本植物×0.5(公斤CO
2/平方公尺-年)=45公斤CO
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