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壹、整體成果說明
107年度環資局低碳家園補助社區農園設置,於仁愛村老人活動中心為村內老人共餐之主要場地,因此於此頂樓的閒置空地,進行社區農園改造,作為低碳示範農園,無償提供給村民進行農作之用,進而鼓勵仁愛村村民於閒置空間自行栽種蔬果(自主性),推廣有機及低碳飲食概念。
一、執行成果摘要
(ㄧ)推動期程和階段性目標
仁愛村大多仰賴進口蔬食,若遇到氣候不佳導致飛機不飛及港口關閉,十分容易產生物資缺乏現象。因此,藉由社區老人活動中心頂樓閒置空間規劃小型農園設置,讓村內居民多利用閒置空間進行農作之用,因種植之蔬果大多為村民自行食用,故並不施灑農藥或化學肥料等,且近年來因為社區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村民生活觀念也隨著接觸面改變而對社區有不同期待,並取得認同社區的發展應走向自然、休閒、少污染的方向積極推展有機農業生產,保護社區自然環境及生態,結合低碳飲食概念,不僅可減少食物里程之外,還可以減少包括冷藏、包裝製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及污染,創造雙贏局面。
(二)執行前後定量或定性差異
村內耕作的農園,大多種植瓜果類,花生和季節性蔬菜等農作,收成之作物可提供大多數家庭自給自足,且是完全以無毒自然農法所種植生產之安全健康蔬果。給予居民友善飲食環境,也鼓勵友善耕作。仁愛村內有社區農園合計約60 平方公尺,一年共可固碳約30公斤。
另107年度於在仁愛村老人活動中心頂樓的閒置空地,進行社區農園改造,施作10座模組植床,社區農園約可以種植5.4 m2的蔬菜,每年約可固碳約2.7
kg。故於仁愛村一年共可固碳約32.7公斤。
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5年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所提供的數據,草本植物每年每平方公尺可獲得0.5公斤的固碳量。仁愛村內有社區農園合計約60 平方公尺,一年共可固碳約30公斤。計算式如下:
l
草本植物固碳量:(60+5.4)平方公尺草本植物×0.5(公斤CO2/平方公尺-年)=32.7公斤CO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