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生活
-
低碳飲食推廣方案
1.行動簡介
面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威脅下,透過全民實踐低碳生活的方式是目前公認快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最具體方式之一,一般民眾在日常生活各項環保行動當中,又以低碳飲食減緩全球暖化最簡單且有益身體健康的方式。因此,目前各國已紛紛推廣樂活、蔬食的新低碳飲食概念。我國盛產各類優質蔬果食材,更深具發展低碳蔬食文化之潛力。
2.行動之重要性
所謂的低碳飲食,主要是指適時的改變飲食習慣,調整選用『在地生產、在地消費』之新鮮、低碳的當地蔬果和食材,達到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之目的。
3.行動負責及參與單位與人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農委會、衛生署、教育部、各縣市環保局、衛生局(處)、農業局(處)、教育局(處)、鄉鎮(市)區公所、社區發展協會
4.行動推動時程
(一)短期(101-102年):
1.推廣低碳(當地、當季)飲食觀念。
2 各社區之低碳飲食教育宣導持續運作。
3.配合外食人口需求,建立素食或低碳餐廳地點清單。
4.尋求可配合商店或通路,實施在地、當季之食材之分區展售或標示。
5. 舉辦相關說明會,使餐飲業者了解低碳食品生產之內容。
(二)中期(102-105年):
1.輔導各類農特產品進行碳標籤標章認證。
2.建構在地農產運銷系統。
3.推動低碳餐廳認證與評鑑制度,建立素食或低碳餐廳地點清單
(三)長期(105-109年):
1.建立臺灣在地農特產品碳標籤資料庫 。
2. 推動低碳餐廳認證與評鑑制度,並思考與綠色商店結合可行性。
5.行動實施要項及作法
(一)建立低碳飲食推廣輔導專責單位。
(二) 建構在地農產運銷系統(參考高雄市之低碳項目推動經驗)
(三)輔導進行在地農特產品碳標籤(足跡)計算工作(參考屏東縣之低碳項目推動經驗)。
(四) 辦理餐飲業者「多蔬低卡」減碳標章認證,推動餐飲綠色包裝及綠色廚房,共造綠色餐飲環境(參考臺南市之經驗)
(五)辦理低碳飲食教育宣導及輔導工作。
1.推廣當地當季飲食觀念,減少食物因貯存和運輸所產生之較多碳排放行為,同時因地緣關係獲得更新鮮之食物,保健民眾健康。
2.舉辦相關說明會,使餐飲業者了解低碳食品生產之內容,並藉由低碳飲食推廣,讓當地民眾知道如何選擇當地食材及如何製作低碳餐飲。
6.行動專案成本及資源需求
由於本行動項目涵蓋單位有農委會、教育部、衛生署及各縣市政府環保局、教育局及農業局,故相關成本與資源需求需由其他相關部會進行協商分配。

7.中央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環保署臺灣產品碳標籤認證計畫。
(二)環保署節能減碳十大無悔措施。
(三)環保署低碳飲食手冊
(四)衛生署每日飲食指南及健康保健措施。
8.縣市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臺北市:
1.推動所轄政府機關實施週一蔬活日
2.教育局加強推廣學校試辦午餐一日蔬食行動,衛生局持續推廣天天五蔬果健康飲食觀念,舉辦員工蔬食抗暖化演講。
(二)新北市:
1.推動環保好餐廳認證,對用當地食材簡單烹調,提供環保餐盒2.以蔬食/白肉為主之餐廳發給標章,並將低碳飲食講座深入村里。
3.建議推廣環保好餐廳認證到全國,結合 google map,讓國人可以隨時知道好餐廳的位置
4.推廣自備餐盒減5元,用經濟誘因推廣。
(三)基隆市:
1.以LED動畫及電視台跑馬燈宣導低碳蔬食,並於村里辦理低碳蔬食現場體驗活動
2.於市府及議會餐廳提供在地飲食折扣,20餘所學校每週一日蔬食,50餘所學校每月一日蔬食。
(四)桃園縣:
1.推廣天天五蔬果健康飲食觀,學校試辦午餐一日蔬食行動,宣導購買當地當季食材,衛生局提供低碳低油低鹽菜單供民眾參考,並發起減重活動,目標達成減重。
(五)新竹市:
1.市府實施每週一日蔬食日,每年定期舉辦蔬食對健康對環境的相關研討會,對象包括市民、里長及本府同仁。
(六)新竹縣:
1.學校試辦午餐每週一日蔬食行動;提供低碳飲食網頁宣導
2.結合村里辦理低碳飲食教育宣導,並以家庭為單位辦理低碳夏令營活動,宣導購買當地當季食材、精簡包裝、少人工加工食材及節能烹調。
3.員工餐廳每週一日無肉日,該日僅提供素食菜單
4.推廣新竹科學園區的員工餐廳每週一日吃蔬食活動,並表揚優良廠商。
(七)苗栗縣:
1.宣導每週蔬果日活動,學校試辦午餐每週一日蔬食行動
2.衛生局透過地方有線電視台製播「蔬果579」宣導影片,並於今年2月發起減重活動,目標達成減重21公噸;
3.轄內民間團體推出每個40元的體內環保素食便當。
(八)南投縣:
1.教育處推動各級學校每週擇一日無肉日,期望增加為每週2日無肉日
2.衛生局推動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3.環保局發起減重活動,目標達成減重,辦理節能減碳宣導會議提供蔬食便當,結合村里、社區宣導當地當季食材,並發布新聞推廣。
(九)嘉義縣:
1.低碳飲食推廣:特訂立每週五為國中小學「環保低碳健康蔬食日」,並已有127所國小及23所國中參與,共同響應一週一素潮流。
2.低碳消費推廣:推廣當地當季飲食觀念,減少食物因貯存和運輸所產生之較多碳排放行為,同時因地緣關係獲得更新鮮之食物,保健民眾健康。
(十)臺南市:
1.「推展低碳文化觀光」低碳消費
2.「營造全民低碳生活」推動低碳飲食:辦理餐飲業者「多蔬低卡」減碳標章認證,推動餐飲綠色包裝及綠色廚房,共造綠色餐飲環境;推動低碳飲食及碳標籤,與便利商店合作規劃具碳標籤之「低碳健康餐」,進行低碳健康餐比賽,辦理低碳飲食宣導會。
(十一)屏東縣:
1.「營造低碳環境,帶動生態文化觀光」推動綠色餐飲
u 推廣本縣鄉土傳統美食,宣導「飲食八分飽、食物夠就好、廚餘要回收、健康又環保」的綠色飲食概念。不浪費、不過量,提供遊客健康環保之旅。
u 輔導各種農特產加工產品建立碳足跡,並提供遊客可自行計算屏東逍遙遊之碳足跡。
u 推廣低碳飲食,本府每週五實施低碳蔬食日,鼓勵員工多吃蔬食,少吃肉。
9.取得認證點數須提交之文件
凡提供低碳旅遊成果報告,內容包括:
(一)行動項目說明
(二)經費應用說明
(三)成果相關展示
(四)後續維護/運作計畫
10.亮點:鄉鎮市區進行之作為
各縣市政府持續辦理低碳飲食活動,並辦理如低碳飲食種子教師培訓活動(臺南)、低碳健康飲食體驗營(桃園)等,促進民眾低碳飲食意願。下列桃園縣政府環保局在楊梅市舉行「低碳飲食鄰舍節─食際愛地球」社區研習成果發表會為例。
桃園縣環保局於縣內舉辦低碳健康飲食社區研習營,鼓勵學員構思低碳飲食菜單,讓社區居民透過參與「低碳健康飲食」的社區研習營,學習到健康飲食和低碳環保的烹飪概念。並結合縣府資源舉辦研習成果發表會,訂名為「低碳飲食鄰舍節」,成功將低碳觀念融入活動和餐飲中;不只瞭解低碳飲食理念與內涵,更將所學化為實際行動,號召全體縣民一起「用行動,食際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