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運輸
-
食物哩程減少方案
1.行動簡介
東區地區以農立縣,即使到了工商業發達的現在,農業依然是東區不可或缺的特色,然而東區地形狹長,運送里程費時,若能提倡在地消費、在地食材,將可減少許多運送里程,一來可發展在地特色農業,二來可以節能減碳,一舉兩得。
2.行動之重要性
現在講求特色產業,東區以農立縣,應跳脫過往經營模式,找尋特色農業發展,而在地食材可搭配食物里程減少計畫,發展在地特色農業,亦可減少食物里程,節能減碳。
3.行動負責及參與單位與人員
(一)中央: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二)直轄市、縣(市):各縣市環境保護局、各縣市農業處、民間非營利組織、地方業者。
(三)村里(社區):區長(鄉長、鎮長)、里(村)長、社區管理委員會、社區居民、社區義工。
4.行動推動時程
(一)短期(101~103年):持續推動食物里程減少計畫及辦理相關講座。
(二)中期(103~105年):持續辦理輔助各社區地方單位、各級學校單位及業者申請補助,推廣食物里程減少計畫。
5.行動實施要項及作法
(一)辦理食物里程減少計畫之宣導:由各級地方單位機關辦理,並使各級學校單位配合共同宣導,讓學生及民眾能夠得知食物里程減少計畫的好處。
(二)輔助各級單位申請補助:縣市應輔助地方單位、社區單位及各級學校單位申請推廣食物里程減少計畫補助。
(三)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推廣教育:各級單位除宣導外,並應持續於各地單位辦理教育講座,宣導民眾食物里程減少計畫。
6.行動專案成本及資源需求
(一)宣傳管道:媒體宣傳(網路、雜誌、電視)、活動舉辦。
(二)人力:辦理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推廣活動、教育講座、宣傳製作、輔導地方單位辦理補助食物里程減少計畫。
(三)文宣資料: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教育文宣資料。
(四)網路平台: 設置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教育網頁,並加強宣導。
(五)舉辦活動:定期舉辦食物里程減少計畫相關活動。
7.中央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加強補助國民教育經費計畫-提升學校午餐品質(補助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在地食材推廣)。
(二)節能減碳無悔措施全民行動方案。
8.縣市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在地食材推廣
飲食結合地方農業:促進本地產業發展,以飲食為基礎,實踐在地消費,支持社區農業,教導孩子吃當令當地食物的觀念。推廣飲食應多選用在地生鮮農產品,減少食物運送的里程,落實減碳生活。有效減少食物在運輸、包裝等過程中附加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二)自給農園
推動農產品直銷運銷模式:近年來國內農產品直銷運銷模式興起,可取法日本「地產地銷」精神,打造「新鮮、安全、安心、環保」為核心競爭力的「農民市場」直銷中心(或直銷站)。推動縣內農產品「碳足跡」標示:統一於商品上標示出二氧化碳排放量。
利用閒置空地,進行稻米施作、蔬菜種植,結合環境教育、生命教育、消費教育及飲食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飲食觀念。
(三)低碳飲食-環保節能餐
針對6至17歲過重與肥胖者及18至64歲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大於20kg/m2者(孕婦除外),透過聯結鄉鎮市內休閒及民宿餐廳業者辦理健康講習,鼓勵將健康食譜應用於餐廳中,建立正確健康飲食及養生觀念外。衡量目標為民眾共同減重數:每年至少13,500公斤。結合營養師公會共同印製「國民蔬食日-示範食譜」,贈送社區長者,各級學校、餐廳(飲)業者等,並提供民眾索取。
9.取得認證點數須提交之文件
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推廣計畫書、食物里程減少計畫教育講座辦理辦法。
10.亮點:鄉鎮市區進行之作為
縣市應定期辦理食物里程減少計畫相關活動、課程,宣導食物里程減少計畫,培養民眾減少運輸、節能減碳之觀念。鄉鎮、村里著重於各項食物里程減少計畫示範活動,並輔助社區各單位申請補助,鼓勵民眾共同響應食物里程減少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