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綠化
-
綠圍籬與垂直綠化設計
1.行動簡介
將冰冷之水泥圍牆改建為矮灌木、喬木、落葉、開花植物等枝葉密度高之植栽,形成綠色圍籬,增加和諧親近之感覺,也可配合需求種植不同種類及風格之綠籬植物,達到美觀、保護隱私等效果。
在建築物屋頂進行盆栽及草皮等淺根植物之栽種,牆面使用藤蔓等攀爬植物進行牆面綠美化之工作。
2.行動之重要性
綠圍籬及垂直綠化之改善,可增加綠色鄉鎮的印象,並改善市區空氣污染問題,減少噪音,並達到降溫效果,減少都市的熱島效應。
3.行動負責及參與單位與人員
(一)中央: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農委會、教育部。
(二)直轄市、縣(市):縣市政府、縣市環保局。
(三)村里(社區):社區居民、社造團體、鄉鎮村里長。
4.行動推動時程
(一)短期(101~104年):優先於公家單位進行綠圍籬及垂直綠化工作。
(二)中期(104~106年):持續進行綠圍籬及垂直綠化工作。
5.行動實施要項及作法
優先於學校等公家單位進行綠圍籬之改造及垂直綠化之工作,達到宣導推廣之效果。並擬定相關之補助及申請辦法,增加民眾執行之意願,提升整體綠化量。
6.行動專案成本及資源需求
舊有圍牆拆除及綠圍籬設置之經費;屋頂及牆面綠化之植栽成本。
7.中央推動之相關方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推動社區植樹綠美化補助規範標準作業程序。
8.縣市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宜蘭綠校園推動計畫。
(二)綠建築之推動。
9.取得認證點數須提交之文件
綠圍籬改造規劃書或完工證明文件、屋頂及牆面垂直綠化規劃書或已綠化之證明。
10.亮點:鄉鎮市區進行之作為
優先於學校等公家單位進行綠圍籬之改造及垂直綠化之工作,並辦理綠色博覽會展示綠圍籬及垂直綠化之好處,達到宣導推廣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