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生活
-
社區願景規劃
1.行動簡介
低碳生活願景規劃評估是在目前既存的社區中,認定社區價值並鼓勵利益相關者預測未來十年、二十年的社區理想狀態。
此共同理想,創造明確的發展目標與完整理想的永續發展社區,並朝向更理想的社區基礎,推動各種低碳或永續措施,實施綠色交通計畫、推廣低碳建築、做好資源循環再利用等,並改變民眾平日的生活習慣,加速低碳生活圈形成,達到建構低碳永續家園之國家願景目標。
2.行動之重要性
中部地區居住生活以都市型農村、漁村、及眷村等類型為大宗,為落實全民共同減碳之目標,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與節約能源。
同時,為符合國際趨勢及中央政策,積極推動節能減碳,以建構「大臺中市低碳城市,發展綠色經濟與生活」並營造一個低碳化生活環境;此外,因應臺中市獲選為我國中區低碳示範城市,故藉由低碳家園與社區總體營造配合社區願景議題,可凝聚社區向心力,以達成永續環境低碳社區之目標。
3.行動負責及參與單位與人員
鄉、鎮、市、區公所負責,委員會應由來自公、私部門和非營利部門以及社會團體的代表組成。包括:
•工業界代表
•教育代表(教育或家長協會、教師會)
•商業界代表
•商會、旅遊局
•政府代表(鄉鎮市區公務員,代表會代表)
•社區和民間團體(藝術、文化、教育,宗教團體,青年團體,高齡、社會服務、醫療保健、環境、政治和娛樂機構或團體)
•屋主協會
•居民
•青年/學生
•工會
4.行動推動時程
(一)籌備期(100年~102年)
以建置轄內地方民間低碳生活組織團隊為主,結合政府單位未來低碳城市建構,將培育環境種子委員,進行低碳宣導與訓練:
1. 民間地方專業諮詢輔導團隊與志工組織培訓。
2. 在地資源調查彙整。
3. 研擬推動整合措施與管制對策。
4. 配合政府單位低碳生活的宣傳推廣。
5.
引進民間或學界資源協助推動低碳生活。
(二)推動期(102年~105年)
規劃獎勵民間公益企業團體參與低碳生活之誘因與工具,並藉由校園活動教育推廣,培育低碳種子教師,使低碳生活融入校園,進而延伸至家庭日常生活中。
(三)執行期(105年~109年)
根據各地方在地資源,規劃地方性的低碳生活願景,並配合環保署環境污染防治相關條例,進行低碳生活願景規劃與管理:
1. 在地資源、產業低碳管理與使用。
2. 環境汙染物的管理與管制。
3. 低碳生活願景的實施作為。
5.行動實施要項及作法
透過完善的資源回收管理,廚餘堆肥的落實,低碳活動的籌畫等,凝聚居民共識,維護社區環境。
6.行動專案成本及資源需求
本行動項目之經費需求及來源包括-
(一)縣市政府編列預算。
(二)中央補助款。
(三)各部會計畫型補助款項。
7.中央推動之相關方案
國家建設計劃中,研擬永續低碳環境計畫,其具體措施如:
1.推動一次用產品減量措施,並管制含汞產品
2.垃圾強制分類,強化資源回收管理
3.建構回收再利用誘因體系
4.推動廚餘及巨大廢棄物等零廢棄及再利用
5.輔導畜牧場減碳、節水及節能觀念、落實畜牧場源頭減廢,加強減碳、節水及節能措施
6.宣導國內生產國內消費,減少產品運輸排碳量
7.推廣省水標章產品認證及節水產品使用
8.宣導建立節約用水社區
9.提供省水及雨水貯留技術諮詢服務
10.加強民生及工業用水查漏
11.推動環保標章及碳足跡標示制度
12.健全環保產品及碳標籤產品行銷通路
8.縣市推動之相關方案
(一)臺中市政府執行「低碳生活-社區願景規劃」相關計畫如下:
1.建構逢甲低碳商圈(包含設置行人徒步區、接駁專車)
規劃完善的行人徒步區、汰換電動接駁公車。
2.建構西屯藍綠帶生態廊道串連計畫─秋紅谷園區示範區
位於台中十二期重劃區緊鄰中港交流道、七期重劃區、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及中部科學園區等重要區域,坐擁七期秋紅谷廣場、全台首座環保節能減碳主題公園、文修生態公園、水湳經貿園區內的中央公園串起的綠帶軸線,這裡也將是臺中市唯一定位成為「低碳生態」的綠建築與生態性社區。
3.學校午餐在地食材推動計畫
使用本土食材,並採用台灣各地的農業特產,減少食物里程,以低耗能、少加工、無油煙、少污染的烹飪方式,如蒸煮、悶燒等低耗能作法。
若能採用無農藥、化學肥料或有機食材,更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維持良好的生態環境,減少污染。同時亦搭配教學活動,培養學童珍惜食物、保持健康、愛護萬物、保護環境的生活態度。
4.推廣與落實校園環境教育
建立校園環境政策與管理、推廣學校環境保護小組、建立學校環境政策與理念、推廣學校校園特色、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環境管理,營造整潔、環保之班級教學環境,積極推廣投入社區活動。
5.推廣每周擇一蔬食日
透過「一週一蔬食」活動,訂定每週明確的「蔬食日」,並促使各局處響應,藉由駐校營養師編寫每健康蔬食菜單與營養小叮嚀、健康小撇步,提供各校師生與家長參考;農發處設立蔬菜生產設施保護。
6.「農產品碳足跡」認證制度推廣
舉辦贈獎活動、研討會、教育訓練、文宣推廣、網站建置。
7. 推動農作物專業生產區及有機農園生產區。
鼓勵全民食用當地、當季蔬果,除了可以減少貨品運輸過程的碳排放量,也可以帶動地方農業發展,照顧農民,對環境和空氣品質的提升有相當大的助益。
(二)南投縣政府執行「低碳生活-社區願景規劃」相關計畫如下:
1.永續校園策略聯盟研習計畫
2.校園節能減碳宣導推動計畫
3.各類環境教育專長種子志工培訓計畫
4.綠色採購系統
5.發展在地社區營造及產業具有特色
6.定期宣導及鼓勵民眾進行綠色消費
7.推動低碳民宿標章
8.低碳示範農園。
(三)彰化縣政府執行「低碳生活-社區願景規劃」相關計畫如下:
1.於主要通路推動產品碳標示
2.先行推動碳足跡,再導入綠色採購
3.每年定期推動各級學校教育推廣及一般民眾宣導作業
4.建置觀光區接駁系統
5.培訓減能減碳種子教官
6.辦理節能減碳相關講座宣導活動
7.建置節能減碳專屬網站
8.一次性餐具禁用活動
9.推廣低碳消費
10.落實低碳教育。
(四)苗栗縣政府執行「低碳生活-社區願景規劃」相關計畫如下:
1.結合社區民宿推動低碳民宿認證
2.落實學校教育之宣導與推廣
3.推動低碳旅遊標章
4.在地食材食用推動計畫。
9.取得認證點數須提交之文件
•
低碳生活願景規劃書面資料
•
社區改造項目與改善證明之文件
•
在地資源產業生產過程低碳處理證明。
10.亮點:鄉鎮市區進行之作為
賴明里位於臺中市北區的北邊,面積範圍約為0.32平方公里,屬於都市型村里,在食、衣、交通等方面便利。里內土地使用大多以公寓、住宅大廈居多,有少部分的透天型住宅,但無公園綠地等空間,可供居民使用,里內西南邊有一間曉明女子高級中學(曉明女中),是本里唯一的一間學校。社區內籌組了文化志工,持續進行大有各項文化研究及導覽工作。針對賴明里社區節能減碳成果說明如下:
1.生態綠美化
座落在水泥叢林裡的賴明里社區,里內生活機能相當便利,住宅區一樓大多為商業用途,而且天津路服飾商圈位於北邊的天津路二段,以服飾批發、零售為主,整個商圈跨及其他里,帶來許多人潮。里內的交通運輸也相當便利,行經於本里的公車路線及班次多,可供民眾搭乘。由於無公園綠地等空間,因此社區志工使用道路旁的花台、綠樹,由修剪成有趣之形狀,增加社區地景設計,並定期維護澆水。

2.環保宣導
隨處可見環保宣導標語。

3.資源回收再利用
社區中設置固定式資源回收設施,定期進行資源循環之宣導並具體規劃垃圾減量相關措施。

賴茂庭里長也是賴明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對於推動社區營造不遺餘力,因此積極參與政府全國環境保護模範社區、清淨家園計畫、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等補助計畫,帶動社區發展。
里長具有良好的環保素養,推動節能減碳意願甚高,加上居民自組的環保志工隊,皆是本里的重要角色。志工們除了定期的維護街道環境,帶給居民舒適的環境,並協助舉辦多元活動課程,推廣環保、節能等教育宣導活動,讓居民可持續學習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