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度行動項目內容
全球森林面積逐漸減少、氣候變遷、環境失衡和物種絕滅都是未來人類生存環境所需面對嚴苛之挑戰,對全球大部分的國家而言,森林是它們重要的自然資源,也是環境保護的最佳屏障。隨工業的興起,社會環境的變遷,臺灣森林的角色也逐漸改變。近年來臺灣社會普遍關切森林在水源涵養、森林遊樂等的國土保安、生態環境及休閒遊憩等效益,因此為因應國際潮流、配合會員體承諾及政府政策一貫性,故推動綠色造林計畫,據以增加全台森林覆蓋面積。
為減緩氣候暖化的現象,其方法可由CO2減量(mitigation)及環境適應(adaptation)著手。在減量方法上,可從調整產業結構,積極增加能源使用效率,抑制能源消耗來進行,但此種方法將可能對國家整體經濟產生較大的衝擊,同時減量所需成本也較高。因此,促進可持續的森林管理策略,加強造林和再造林以吸存大氣CO2之環境適應方法,便成為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配合計畫推動情形,分為準備期、宣導期、實施期等期程推動。
n 從地景觀點出發,結合山坡地造林、平地造林及城鄉綠美化,打造綠色臺灣、優質臺灣舒適環境。 n 加強沖蝕溝、陡峻裸露地、崩塌地、滑落地、破碎帶、風蝕嚴重地、火災跡地等造林,以達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等目標。 n 營造健康的森林提昇生活環境品質及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增加綠色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減少因天然災害所需付出之社會成本,故撫育作業為造林過程中極重要之一環。 n 財務技術推廣分析:詳如下表。
n 從地景觀點出發,結合山坡地造林、平地造林及城鄉綠美化,打造綠色臺灣、優質臺灣舒適環境。
n 加強沖蝕溝、陡峻裸露地、崩塌地、滑落地、破碎帶、風蝕嚴重地、火災跡地等造林,以達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等目標。
n 營造健康的森林提昇生活環境品質及改善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增加綠色資源及生物多樣性、減少因天然災害所需付出之社會成本,故撫育作業為造林過程中極重要之一環。
n 財務技術推廣分析:詳如下表。
依各縣市計畫實行細節,再行評估其成本。
由林務局與各縣市政府聯手宣導之「以森相許─平地景觀造林」系列活動。
生物多樣性績效評估、固碳效果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