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現有機房設施應用概況與用電情況解析
一般而言,機房係由空調設施(室內外機、冰水機、冷卻水塔、幫浦)、電力設施(不斷電系統、配電盤、配電纜線及電力插座等)、電腦主機設備、網路設備、儲存設備、機櫃、高架地板、消防系統,門禁系統、環控系統、數位影像紀錄DVR系統、照明及發電機等系統所組成,以綠色網格協會(The Green Grid)的機房設施耗能排行,由大至小為空調設備、資訊設備、電力設備(徐建華,建置節能電腦機房,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電子報,2013)。因此,在現有機房規劃進行相關節能措施時,可先調查了解現有設施的應用情形以及相關用電情況,再加以分析、規劃、實施最有效節能改善措施。
2.計算機房能源效率
計算機房能源效率指標,包括:能源使用效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資料中心基礎效率(DCIE,Data Center Infrastructure Efficiency)、資訊設備使用率(資訊EU,資訊 Equipment Utilization)等,其中又以PUE為目前國際間資訊機房最通用之能源評估及設計基準指標。 PUE為機房總耗能量與資訊設備耗能量之比值,其數值越接近1,代表能源使用效率越佳。以國內資訊機房PUE 平均實際量測結果約為1.9 以上,而國際間在綠色機房建築結構方面的認證以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esign)最為普遍,其內容是針對中央空調使用300噸以上冰水主機系統的資訊機房為對象,其要求PUE 值至少須在1.52 以下,則可符合其基本門檻(電信網路機房節能應用技術手冊,經濟部能源局,2010)。
進行機房節能措施時,可藉由實際量測各項資訊設備及非資訊設備的耗能情形,據以了解機房能源性能與效率,確認機房耗能的情形,並建議量測週期為12個月,以涵蓋因季節不同衍生之PUE值變化。於採取改善措施後,在資訊設備負載相同的條件下,若PUE值降低,表示機房的能源效率提升。
3.評估問題及改善措施
依據電信網路機房節能應用技術手冊,我國機房常見現況問題如下:
(1)資訊設備無節能管理、無虛擬化與整併技術,造成負載常定之高耗能現象。
(2)回風設計主要採無風管之直接回風,造成氣流短循環,氣流無法有效率地冷卻機櫃。
(3)回風口與出風口太接近,造成氣流短循環,氣流無法有效率地冷卻機櫃。
(4)無冷熱通道之設計及短循環之回風,造成機房溫度場混亂,以致於造成空調箱之溫控感測點不易設置,空調箱及冰機控制失序,頻繁切換,並導致系統不穩定運轉及容易故障之風險。
(5)冰機超量設計之現象,冰水進出口溫差小,起停頻繁。
(6)使用濕盤管及低溫冰水,造成除濕過度及再加濕之能源浪費。
(7)冰水主機老舊及過大設計造成低效率運轉。
(8)配線系統雜亂造成氣流受阻、系統更新不易。
(9)不適當之高架地板開口造成氣流分配不均勻、氣流洩漏嚴重。
(10)UPS 及配電系統負載量設計過大,造成電力系統低負載、低效率之運轉。
(11)接地系統不完整及不確實。
(12)空間規劃不敷使用,亦造成空調系統更新困難。
(13)資安系統或機電設施之備援與安全設計不足。
(14)消防設施不符規範。
為解決前述問題,建議採用之節能實務措施如下:
(1)進行動態PUE 量測:藉由量測能源消耗及PUE 監測了解機房能源性能與效率。
(2)氣流管理:良好氣流管理是機房節能的基本,建立冷熱通道減少混風避免熱點發生。
(3)調整溫度設定:依據美國冷凍空調學會(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建議調高冷通道溫度,降低冰水系統能源消耗。
(4)變頻空調系統:變頻冰水主機、變頻泵、變頻風扇、變頻冷卻水塔之投入。
(5)避免超量設計,及主機台數規劃。
(6)將未使用之機櫃予以封板,以避免氣流短循環。
(7)使用自然冷卻:採用水或空氣節能器可以大大改善能源效率。
(8)最佳化電力系統供應:盡可能使用模組化及高效率之變壓器(98%以上)及UPS 系統(90%以上)。
(9)採用冷媒冷卻系統以提升冷卻效率。
(10)伺服器虛擬化及整併。
4.機房環境改善措施
依據電信網路機房節能應用技術手冊,電信機房環控條件設計之節能技術實務如下
(1)屋頂內面加隔熱材,建築外牆用淡色塗料以降低太陽輻射熱之吸收,淡色塗料之輻射吸收率只有暗色之ㄧ半左右。
(2)降低太陽輻射熱,以內外遮陽手法減少輻射熱,例如採用建築外遮陽板或窗內面之百葉簾;使用低輻射玻璃,降低陽光穿透量。
(3)減少外氣的滲入,一般機房操作人員或維修人員待在機房內的時間短暫,減少外氣供應量,以固定一段時間定期進行換氣,可減少外氣所增加的熱負荷。
(4)根據熱力學之冷凍循環原理,製冷冷凍主機之蒸發溫度愈高效率愈好,因此儘可能讓系統遠離低溫運轉條件,也就是儘可能在建議的環境條件範圍內,提高機房之運轉溫度與相對濕度;另一方面,運轉溫度愈高則外氣冷房之自然冷卻的可利用時間愈多,節能愈多,電費愈少。
(5)增加溫度及濕度控制之中立區(dead band)範圍以避免低效率之衝突與追逐運轉控制。
(6)以電信機房之露點溫度進行除濕與加濕之控制。
(7)空調箱過濾網之初始壓損不應設計過大,並且應定時維護,以避免造成灰塵阻塞而造成能源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