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色運輸
-
無車日
1.行動簡介
無車日,又稱作「世界無車日」(World Car Free Day)或「國際無車日」,主要目的為鼓勵民眾於實施的日子放棄使用私人轎車,改搭乘坐大眾運輸工具、自行車及步行。希望藉此喚起民眾對環境保護之重視,以及對自身生活模式的一種反思。
起源:
「無車日運動」源於歐洲,由於歐洲各大城市的私人轎車不斷地增加,而導致空氣及噪音污染日益嚴重。1998年9月22日,一群法國巴黎年輕人喊出「在城裡我不開車!」(In town, without my car!)的口號。
此主張獲得法國都市居民強力支持,逐漸發展成全國性運動,於9月22日,有些城鎮限制汽車進入,只允許大眾運輸、無污染交通工具、自行車和行人等方式進城。
歐洲委員會及公共環境董事會決定提供「In Town, Without My Car!」此組織政治及經濟上的協助,制定無車日活動於每年9月22日舉辦。並將「無車日(Car Free Day)」之概念推廣至各國,擴大成為「歐洲易行週(European Mobility Week)」,響應的城市不斷增加,於99年,至今全球已有超過1,596個城市共同參與。
隨著國際無車日活動主軸之不同,各城市辦理相關系列活動共襄盛舉;歷年活動主軸分別為:
年份 |
活動主軸 |
2003 |
無障礙交通(Accessibility) |
2004 |
孩童交通安全
(Safe Streets for Children) |
2005 |
聰明通勤(Clever Commuting) |
2006 |
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 |
2007 |
把街道還給人民(Streets for People) |
2008 |
Clean Air for All! A dream or a possible reality? |
2009 |
改善城市氣候
(Improving City Climates) |
2010 |
「旅行更聰明,生活更美好」
(Travel Smarter, Live Better) |
2011 |
替代移動(Alternative Mobility) |
2.行動之重要性
無車日為一種「鼓勵」政策,經由鼓勵的方式推動人們使用綠色運輸方式,透過無車日活動的推行促使民眾減少私人轎車之使用。藉由無車日之實施使民眾體認小汽車過度使用其負面效應將會帶來極大的壓力,並使民眾認可不使用私人轎車亦可正常生活。
3.行動負責及參與單位與人員
參與單位 |
執行項目 |
交通局 |
活動主要籌畫單位 |
環保局 |
協助清潔維護事項 |
警察局 |
交通管制及安全維護事項 |
教育局 |
協助辦理走路上學週活動 |
新聞室 |
協助活動記者會及宣傳 |
工務局 |
步步安專案及路平專案 |
衛生局 |
醫療救護事宜 |
消防局 |
支援救護車、消防車及宣導攤位 |
區政府 |
協辦活動、交通管制宣導及場地借用、協辦活動及交通管制宣導 |
其他 |
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NGO |
4.行動推動時程
2004年,臺北市與臺北縣兩大行政區域腳踏車隊於華江橋大會師,共同簽署以「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內容為共同努力目標。2006年,臺灣參與無車日的縣市眾多,包括台北市、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苗栗市、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台南市、台南縣、高雄市、高雄縣、恆春鎮、宜蘭縣、花蓮縣等,各縣市皆分別獨立於行政區域內獨立辦理。
無車日的活動範圍及參與單位皆不斷的擴大,未來以一年為期規劃,期望達到:
l 社會公眾參與
ü 由「活動參與」至「社區參與」
ü 由「觀念推廣」至「行為改變」
l 落實政府公共交通政策
ü 由「示範計畫」至「全面推廣」
ü 由「紙上畫畫」至「具體建設」
ü 由「政令宣示」至「實際做為」
5.行動實施要項及作法
l 社會公眾參與
目前無車日之活動皆以民眾自發性單獨參與為主,響應的人數相對有限,於下一期無車日可規劃以社區(鄰里)為單位共同參與,藉由社區單位共同參與,體驗更多無車日所帶來的美好環境,使更多人若時於生活之中,藉此達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l 落實政府公共交通政策
臺灣目前有16個縣市共同參與無車日活動,各縣市皆於區域內獨自辦理。於下一期無車日之規劃,建議結合各縣市政府,以臺灣四大生活圈:北區、東區、西區及南區為基本單位,在各區域中共同舉辦無車日,不僅推廣自行車並藉由區域增加進而推廣城際間之大眾運輸工具,藉此落實推廣大眾運輸之目標。
6.行動專案成本及資源需求
若先以北部生活圈12個低碳社區為試辦對象,平均每個社區所需專案成本為每年100萬元,因此第一年總成本為1200萬元,轉移公共運輸工具所需車資、鼓勵使用自行車與宣導成本皆為必要需求。
7.中央推動之相關方案
l 制訂節能減碳相關法令及目標值
落實全國、全民、全面節能減碳行動,並訂定碳排放量之總體目標及個縣市分別目標,藉此將臺灣推向低碳社會。
l 增加無車日實施天數並加強宣導
為鼓勵民眾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藉由無車日的發展研擬了一些強化行動,例如:增加無車日數、加強宣傳及推廣無車日。期望將無車日作為若實於日常生活中。
8.縣市推動之相關方案
l 提升大眾運輸與綠色運具使用比例
l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l 提升民眾環保和綠色交通意識
l 增進交通安全與生活品質
9.取得認證點數須提交之文件
l 舉辦無車日活動計畫書
l 無車日活動成果發展
10.亮點:鄉鎮市區進行之作為
l 打造完善的自行車及布行專用道
l 設置完善的大眾運輸工具
l 以社區單位共同參與無車日之活動